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云水生涯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六十八)

中药调理抗衰老  百病不生质量高

习惯养生胜吃药  吃药太多制新病

作者:曾乐







    这段时间,收到询问治病养生一类的纸条和留言多了起来,主要是询问一些疑难无治的杂病的中医治疗,我也就此经常打电话向奶奶询问,可每每得到的答复让人失望。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防止这些怪病的发生呢?这是我最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可能与我写这个《老中医奶奶的故事》有些关系。

    昨天与奶奶煲了近三个小时的电话粥,听到奶奶的声音还是那样中气十足,声洪力沉,笑声朗朗,感到了奶奶身体的健康和生命力的强大,问她身体如何,她说“一个搞了一辈子关于生命健康的人,再自己都不健康,说不过去啊。我很好,很健康!”我从奶奶的健康中,似乎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我问奶奶“您每天睡觉怎么样啊?”奶奶说,“倒床就睡,一睡就着,偶尔半夜醒一次,也不用起夜,直接睡到天亮。我现在每天还在整理我的那些个医案,整理好了以后,好传给后人啊,这也是我们老曾家调养堂的一个传统。代代相传,星火不断,经验和医案越积越多,研究和查阅起来也方便。”我为奶奶的好身体感到高兴。我问:“奶奶,很多中老年人爱失眠呢,很多的半夜要起夜几次啊,你怎么跟他们不一样呢?”奶奶说:“傻孩子,我怎么能跟他们不一样呢?生命都是一样的,只是看你善不善养生啊,现在很多人在中年以前不注重保健,到老了还不注意,你说他能不出各种健康问题吗?生活方式也不科学,非等生了病再去治疗,不懂得无病防病,无病也要健身。”我说“ 奶奶,你看,爷爷健健康康地活到了97岁,您的师傅也是无病活到了103岁,这应该还是有原因的吧?”奶奶听了高兴起来,笑着说“你只知道你爷爷,你奶奶的师傅长寿,你还不知道你太奶奶活了108岁呢,你还不知道你的奶奶还有几个师傅都是百岁以后才仙逝呢。他们都能够长寿,关键还是知道养生保健。这个非常重要。你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地学到了不少的保健知识,小病自己就能对付,你们和你们的小孩都要少受很多的罪呢。健康不能指望医院,全靠自己啊。现在有些人急功近利,平时不注意,只等到病了再去住院,你说他能有好?”

    我问奶奶,“人老了是不是必须要吃一些什么补品或是吃一些保健品呢?”奶奶又笑了“是的,如果有条件的,吃一些保健的食品也并不是不行,只是要吃得准确,也不能乱吃,不能只听各种报纸和杂志上、还有电视里的忽悠,现代医学当然有很好的理论和观点,但里面也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利益的因素在里面,所以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象我的几个师傅除了强调科学的生活方式、乐观的人生态度、规律的生活和适当的运动锻炼外,也都为自己配一些保健酒、保健茶喝喝,保健粥吃吃,经常泡泡脚,在饮食方面再注意养成好的习惯,他就能健康长寿了。中药保健是有优势的,但普通人用不了,因为这个保健中药呀,它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就是让你健康着、不生各种病,它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人一健康就容易忘了这个保健的中药的好处,总爱说‘也没有什么感觉,喝不喝没有什么区别’。但真地没有什么区别吗?你看你爷爷的老战友,到85岁以后的就没有几个,特别是到85岁以后还健健康康、身板儿硬朗的更没有几个了,哪象你爷爷呢?到95岁的时候,走路还带风,声如洪钟,这个时候大家就知道人的生命中保健不保健的区别了。”奶奶说,“中药保健重在调理,调理也是全面的综合的。有的人说‘啊,你一个中成药能治这么多的病啊,不可信’,你干嘛老想着治病呢?它是让你不生病的,这不好吗?早晨一起床就习惯了喝一杯蜂蜜醋蛋液,你喝着酒,一天三顿几小杯补酒喝着,每天两小杯、三小杯,喝成了习惯,跟吃饭一样,不知不觉,人家的头发白了,你的头发不白,人家的身子弯了,你的身子不弯,人家的牙齿掉了,你的牙齿不掉,头发不掉,这不好吗?怎么就没有感觉呢?人家睡不着觉,干着急,半夜数天花板,一晚上起了个七八十几遍,不停地折腾,人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痛风什么的,你喝喝中药茶后,血压血糖尿酸血脂都很正常,这不好吗?你什么慢性病都没有,为什么非得追求病了再喝,一喝就有感觉呢?你爷爷喝的那个酒就是我根据中药保健原理来为他配的,喝了几十年,老省事了,因为他基本不生病,我也少了很多伺候的麻烦。他自己的事情他自己都做了,你就少了很多的麻烦了。这不好吗?对吧?你爷爷去世的时候,是心力衰竭,是真地老了,不走不行了,上帝在召唤他呢。他没有病,就是他走的前一天,他自己说怎么突然就没有力气了,然后去医院住下来,一查是心力衰竭,第二天就走了。你看,他没有受什么罪啊,这不是很好吗?”

    奶奶说,中药里面就有很多用于中老年保健的中成药,可惜现在很多的人都不知道了,因为没有老医生开处方,也没有什么宣传,所以很多的人都不知道,象防治风湿骨痛的国公酒,象防治白发的七宝美髯丹,多着呢,可惜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也没有多少人喝了。可惜啊,好好的一座中医药的宝库就这样被浪费了,每年几千万的病人在医院里住着,在家里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亲人,这难道还不可怕吗?奶奶说,你看,很多现在的中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缠身,每天喝各种的药一大把,越喝病越多,越喝越衰弱,这还不是教训吗?我问奶奶对此有何高见,奶奶说,高见谈不上,还是回归正确的传统医学上来,还是那几句话,适量运动,规律生活,注重保健,平和心态,预防为主。少吃西药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奶奶最后说,你吃西药,那些厂家和医院欢迎啊,你为他们创收嘛。可你的身体就完了,健康就没有了。

    我说,奶奶介绍两个好方子让大家试一试呗?她说,试也可以的,但都没有什么感觉啊。我说,你上面不是说了吗,感觉就是长期的健康。她说,那好吧,我来介绍两个。第一还是醋黑豆,第二还是醋蛋液,第三还是泡脚,第四还是前面所介绍的那些草药茶。第五,介绍一个长寿养生白酒方吧。龟板、黄芪各30克,肉桂10克、当归40克,羌活、五味子各12克,生地、茯神、熟地、党参、白术、麦冬、陈皮、山萸肉、枸杞、川芎、防风各15克,以上各药研为细末放入布袋内扎好,浸入5斤白酒(6斤黄酒也行,只是泡的时间要长一些,黄酒泡好后,每次暖酒再喝更好)内,药要全部浸入为准,封闭浸泡一个月后开喝,一天三杯,一餐一杯,不要多喝。还有各种中药厂生产的用于抗衰防老的保健中成药,长期喝,有好处。这些都是用于3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小孩子不能喝。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六十九)

单方治大病,验方气死名医

积极治疗中风后遗症

作者:曾乐





    非常感谢你写的《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真是单方治大病,验方气死名医。偶然的机会,喜欢看博客文章的老公发现了你写的关于皮肤保健的方法:醋加甘油,就让我看,我越看越高兴,因为我是一个皮肤瘙痒症患者,患此病已经两年了,在东北各大医院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曾使用过医生开的复方咪康唑软膏,艾洛松软膏等各种外用加口服的药,一直没什么效果,越治越严重。当看到你说这个配方可以美肤养肤的时候,我老公想,也许还能够止痒吧,不然怎么会把皮肤保养得那么好?于是,我就给你写了纸条,没有想到第二天就看到了你的回复,你说这个可以止痒的,特别是对那些干燥皮肤引起的瘙痒。我不敢相信,但一想反正也没有什么害处,就试一试吧。没有想到的是,一抺上这个醋配甘油后,就感觉到很舒服,痒也似乎减轻了一些,我就坚持用,到一个星期的时候,全身真的不痒了,到现在已经三个月过去,也没有再痒。我真地非常地高兴!感谢你!

   冬天到了,天气干燥,有人的皮肤干燥了会痒,在此,将此法做一个介绍,以方便大家冬天进行皮肤保养。此方法是:食用白醋80毫升配20毫升甘油,将二者调匀后就成了润肤膏,在每次沐浴之后,趁着皮肤还未完全干燥时,将其涂于全身皮肤上,使之渗入皮肤之中。奶奶分析说,造成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是风,有风则燥,中医所说的风就是干燥,身体内的分泌液无法滋养肌肤,导致皮肤瘙痒,老年人患严重的皮肤瘙痒也多因此原因,一般要么便秘要么腹泻,会有一些症状可以加强判断。所以,皮肤瘙痒的原因可归纳为干燥、发炎、感染或有内在疾病引起。其中干燥是造成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之一。甘油具有滋润保湿,美白皮肤等功效,为补水之佳品,白醋具有软化皮肤角质、消毒杀菌的功效,将二者配合使用,能增加皮肤水分,同时起到消毒杀菌、滋润保湿的作用,所以可以用于治疗顽固性的皮肤瘙痒症。当然,有很多人不喜欢醋的味道,也可以配合着使用一些自己所喜欢的香味儿的护肤霜,这样就可以压住醋味了,两全其美。

    还有一个博友说我给他介绍的大黄验方治好了他的前列腺炎,也是回来感谢的。可见现在的人文明程度真地高了,得到了好处还有感恩之心,说明社会的风气在向好的方面转变,因为我听说在文革中是以打斗为主,黑白不分,是非不分的,哪知道得到一些好处后还知道记得感恩呢?

    这个博友说,“我是天津人,今年45岁,得这个前列腺炎有5年了,每当小便时,会阴、骨盆及睾丸等部位就会疼痛难忍,且伴有尿道热痛,小便后尿道口有白色液体流出等症状,用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在读你的博客后,抱着一试的态度问了一下,你说奶奶让用单方大黄来治,取大黄50克放入沙锅中加500毫升水煎成200毫升左右的药液,用此药液熏洗会阴部,每次10分钟到半小时,每日熏洗一次。再取大黄粉末10克用生姜汁调成外用膏,分做两份,一份贴于肚脐下4寸处的中极穴,一份贴于外生殖器与肛门间的会阴穴,用胶布固定,也是每日一次。半个月为一疗程。我只用了一个疗程,现在症状已经全部消失已经三个月了,看来效果真是不错。特别回复你并致以深深的感谢!祝奶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不老松!”

    有好几个网友询问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我向奶奶了解了一下。奶奶说,中风又叫做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以突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昏倒、意识不清、偏瘫、失语、尿失禁等)为特征的一组死亡率极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此病患者多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是冠心病的中老年人,研究证实,5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加十岁,发生中风的几率就会增加一倍,所以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防止引发中风的各种原发疾病。服用醋蛋液和坚持吃醋黑豆可有效防止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些中风原发病。

    奶奶介绍了一个中医治疗此病后遗症的名方。黄芪30克,当归、地龙、桃红、川芎、红花、天麻、石菖蒲、神曲各10克,牛膝、桑寄生、续断、钩藤、女贞子、火麻仁、莱服子、全瓜蒌各15克,水蛭5克,将上药入沙罐中加500毫升水泡25分钟,然后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之后再向锅中加入300毫升清水煎煮15分钟(红花后下),去渣取汁,将两次药液合在一起服用,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下,三个月为一疗程。若是能够配合下列组方,效果会更好。西洋参、天麻各100克,全蝎、地龙、水蛭、土鳖虫各50克,各药研成粉后混合均匀,每日三次,每次2克,最好是让药店按剂量罐装成胶囊,服用更方便。病人最好还要做一些康复运动。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

环境污染大鼻炎病人多搞好鼻子利全身

  喉咙吃饭说话唱歌都重要保护工作要早做

作者:曾乐



   

    先说说喉咙,这个喉咙在现代特别地重要,不但是吃东西的通道,关键还是说话、唱歌进行表达的重要部位,所以啊,现在咽炎病人就特别多,而且是慢性的多,治疗结果也多不理想。怎么办?奶奶说,“可以试一试曾氏调养堂的‘二花茶’,还是天天保养重要。保养好了,不得病,利全身,保养不好,嗓子就废了。”

   奶奶说,慢性咽炎是一种咽部黏膜、黏膜下层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此病的致病原因很多,一是继发于急性咽喉炎或是慢性扁桃体炎、牙龈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咽部临近器官的疾病,二是长期处于寒冷干燥或被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的环境中(现代房屋装修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人体的气体挥发物),三是吸烟或饮酒或是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四是因职业原因过度用嗓,这个在教师、歌手和演讲者中特别地多,还有做培训和需要大量说话的人群。人们在患了慢性咽炎后,就医时常会使用口泰、复方硼砂溶液等嗽口或者服用华素片、安吉含片、喉宝、克菌含片等常规方法治疗,一般效果也比较好。

   但若是长期用嗓过度者,就必须注意对嗓子进行常规保养了,象歌唱者、教师、演讲者、说话较多者都应该加强嗓子的护理和保养。二花茶用于嗓子保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二花茶的配方是金银花、茉莉花、枸杞子各3克,冰糖适量,若是正在发作的咽喉炎,加胖大海1牧,用开水冲泡当茶饮。这个嗓子保养茶别看简单,但对保护嗓子和相关器官作用可不小。常喝此茶还可防止上火、口腔炎症和牙痛等。当然,体寒者不宜常服。这个二花茶原来是调养堂专为家族中的戏班子开发的,一直传承下来,效果很好。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咽炎,治疗效果确切。

    前面曾经谈到过鼻炎的治疗,可能是现在污染严重、鼻炎病人特别多的缘故,总还有一些人对此经常提问。我也多次向奶奶询问请教,昨天,她对此专门做了一个介绍。奶奶说,中医里用于保护鼻子的中成药主要有苍耳散,若是配合着使用五苓散,鼻子就不会有事儿了。苍耳子散出自宋代的名方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方是历代医家治疗鼻渊的有效良方,由苍耳子、辛夷、白术、薄荷组成,具有宣通鼻窍、开宣肺气等功效。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此方是治疗太阳膀胱蓄水证的代表方,具有化气行水排浊的功效。调养堂老师傅在治疗实践中,往往将二者结合生化出苍耳五苓方,用于鼻炎的治疗效果明显加强。

    奶奶说,急慢性鼻窦炎无论是普通的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种疑难顽症,而调养堂先辈们根据临症经验结合中医理论,生化出来的苍耳五苓方是一种大胆创新和发展。此方的组成是辛夷花、白芷、薄荷、桂枝各10克,苍耳子9克,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15克。将上述药物加清水煎煮2次,分别滤出药液,将二次所得药液混合一起,每日一剂,于早晚餐后1小时服用。若是患者舌质红黄腻,可加茵陈20克,滑石15克。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一)

中医保健有优势

宫庭中药膏和补酒有强大生命力

作者:曾乐





   前面介绍了一些保护嗓子的小方法,没有想到反响强烈,因为现在用嗓工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以后还会越来越多,况且喜欢唱歌的人也不少,所以天然护嗓品很受欢迎。奶奶说,今天再补充一个食品护嗓的良方:薄荷冰糖粥。

   薄荷冰糖粥对于吸烟上火的咽炎患者特别地好。薄荷又称银丹草,性凉、味辛,可入肝经、肺经、具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的功效,用途广泛,民间常用鲜薄荷揉水为小孩子洗头来清夏热和头火,用鲜薄荷叶揉汁马上抺在蚊子叮过的地方,很快不痒,也不会起包。我看奶奶的医案上记载,有一个烟厂女工,因工作原因,经常会吸入一些刺激性的气体和粉尘,入而久之,患上了慢性咽炎,常觉喉咙干、痒、胀,难受,分泌物也比较多,伴有灼痛和异物感,用过很多润喉类药,效果不佳。后服用薄荷冰糖粥后,症状消失。

    冰糖薄荷粥的制法是:将新鲜薄荷叶洗净、沥干,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洗净后的大米,烧开锅后改为小火慢熬,等到米烂粥稠时,倒入薄荷叶和适量的冰糖,再煮一会儿,放温后即可食用了。这个冰糖薄荷粥,还可以降虚火。



    有不少人询问中药保健的药酒方和养生的膏方,奶奶说中国古人喜欢药酒(也叫补酒)养生,宫庭中喜用膏方,这些都是传统中医用于治未病的精华,过去人叫治未病,现代人叫保健,就是保持健康不得病,都是预防医学的概念,很好。奶奶给我推荐了一些中医书,我查了后,经奶奶筛选后,我将介绍几则。   

    脾虚的人很多,特别是到了中老年,还有运动量较小的上班一族,都会产生脾虚。清宫八珍膏对于养生补脾,效果不错。此方药性平和,不热不寒,具有大补元气、健脾利湿的功效,据长期观察发现,此方还能够有效抗衰老。配方是:党参、茯苓各60克,白术30克,薏米、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克,白糖240克,面粉适量。将上述药研成粉,与大米粉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蒸煮呈膏状即成。每日服用2到3次,每次两小勺。据说清宫皇帝皇后就常服此膏以进补。许多高官保健时,奶奶也常为他们推荐此方,据说某干休所每年都向奶奶所在医院大量定购此补膏,可见此补膏之受老年人的欢迎了,当然年轻人也可以常服用于养颜美容。

    明目延寿膏:霜桑叶、菊花各60克,蜂蜜适量。将二物磨成粉,入锅用清水熬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将此汁与蜂蜜一起熬成膏状物即成,每日服3次,每次两勺,长期服用,可美容玉体,清虚热散风,平肝明目,降血压,对更年期的男女和阴虚、盗汗、潮热者尤其好。早晨服用量可以大一点儿,晚上可以小一点儿,自己可以灵活把握。

    食疗茯苓膏: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等份磨成粉,将大米、糯米分别磨成细粉,3份药粉、5份大米粉、2粉糯米粉,一起用适量的清水混合均匀,入锅用小火熬煮呈膏状即成,可作为主食随意服用。此膏功效:补中养神、益力气、除百病,久服轻身延年,安魂养神,耳目聪明、宁心益寿。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二)

禁烟少饮酒 饮酒饮补酒

作者:曾乐





   

    今天从一则微博上看到一则老中医的顺口溜: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消暑解热毒,常饮绿豆粥。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这个顺口溜编得挺好啊,容易记忆,又把常用的一些食用级的中草药的药性和人的身体偏向结合了起来,以食补身,以食纠偏,对保健有很好的用途。这个顺口溜的广受欢迎也说明,中国人从实践中认识和了解了中医药,对中医保健还是情有独钟的。

    奶奶说,重视实践的中国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酒可泡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且每天少量饮服补酒,可以对身体保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其实也是古代中国中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说过,智慧的中国先人们将保健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一种大智慧。古人喜喝酒,多是喝度数并不高的保健酒、药酒,喝黄酒,喝低度数的米酒,葡萄酒,果酒,因为喝这些发酵酿造的食用酒,可以向人体大量补充活性生物酶,平衡人体各种微量元素,中医叫活经通络,其实就是保护心脑血管,保护人体微循环,特别是保护人体内的毛细血管,这个非常重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补酒可以驱寒冷,抗风湿,益气血,助眠安神,镇定神经,加强人的代谢功能,人一老,代谢就最容易出问题,该吸收的吸收不了,该排掉的排不了,为什么中医生看病总喜欢观察和询问病人的大小二便的情况?其实就是了解人的代谢是否正常。代谢一紊乱,就会得糖尿病,得痛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酒为什么越陈越香,就是因为酒窖藏后,里面的活性成分就更多了,这个香味就是这些个固态活性成分散发出来的。

   我们推荐中药补酒,推荐人到中年以后,每天喝点儿中药补酒,低度补酒,这是因为酒可行血化瘀啊,血活则神足,气足则力大,力气力气,气是人体的活力的象征。这个不单是古代的长寿的老者们的经验和长寿秘诀,更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我曾经向不少的老干部推荐过药酒方,有人信了,就天天喝,月月喝,年年喝,坚持下来了,成了生活习惯了,这个就非常厉害了,刚喝的几个月没有什么感觉,但接下来的区别就有了,同样年龄的人感冒了,饮补酒的人没有感冒,别人牙掉了,饮补酒的人的牙依然如故,没掉,别人的耳朵背了,听不见,饮补酒的人的耳朵还是一样地好使,这不就是感觉和区别吗?你还要什么感觉呢?中国的补酒方很多,也很好。象抗衰老的首乌益寿酒、枸杞子酒、丹参酒、玉屏风酒、养血安神酒都很好。

    首乌益寿酒功效为填精益肾,补气养血,适合须发早白,腰痛腰酸、腿软无力等症状者使用,久服无不良反应,有大益而无害。当然,对于酒精过敏者不要服用。这个药酒的配方是:何首乌、黑芝麻、黄精、当归、枸杞子、杭白芍、黄芪各10克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出药液,准备25度粮食白酒或是酿造黄酒500毫升。待药液浓稠后去渣取汁,将此药汁兑入低度酒中即成。按此比例放大,多配制一些,装入有盖的瓷瓶中密封起来,每日服用2次,每次服用20到50毫升。

    丹参酒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强心的功效,适合患有冠状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所导致的体虚人群服用。凡心脑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无力、心肌供血不足的病人长期坚持服用,必获良效。其配方是:丹参、赤芍、党参各10克,檀香、木香、砂仁各5克,25度左右的低度粮食酿造酒或酿造黄酒500毫升。先将以上各药研为粗末,以纱布袋装好后浸泡于酒中半月以上,澄清去渣,也可按此比例多配一些,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20毫升。

    养血安神酒的功效是养心安神,补血滋阴,适合长期失眠,入睡困难、醒得早、易惊恐、多梦、体弱、记忆力差、神疲乏力等病症的人服用。其配方是:北五味子、夜交滕、杭白菊、秫米、桑葚、琥珀粉各5克,茯神、炒枣仁各10克。先将茯神、夜交滕、杭白菊研成细末,与炒枣仁、北五味子、秫米、琥珀粉、桑葚低度酒一起密封于瓷瓶中浸泡半个月以上,澄清去渣后即成。每晚服用一次,每次30到50毫升。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三)

扁平尤很烦人外用中药一扫尽

补气固表防感冒  延龄益寿抗衰老





   奶奶说,中国人防感冒的经典方就是扶正固表的玉屏风散,方子很简单,就是三味药一比二比三的比例配好,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人的抵抗力就增强了。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裁化就又配出了很多补气固本的酒方来。这些酒方最适合需要增强抵抗力的中老年人。这个就是玉屏风补酒了:黄芪、白术各15克、防风、柴胡各10克,25度以下白酒或黄酒一斤,将药物研成细末,包入纱布袋中,放入酒中密封浸泡半月以上,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15到30毫升。对于易感冒的人特别是易感冒的中老年人,体弱畏风者,经常喝喝,多有益处。

   大家都知道枸杞是个好东西,到底好在哪里?研究发现,枸杞有补肾益精、安神滋阴的功效,以此物泡出来的酒也就有补益作用了。现在已经有枸杞酒销售,若是想自己制作,也简单,枸杞子60克泡一斤白酒,密封半月就成了。每次服用30毫升,每天2次,坚持喝一段时间,水肿胀满、腰背酸痛等肾亏之人,将会得到改善枸杞酒还可以治疗怕冷畏寒症,怕冷畏寒症多是由肾阳亏虚引起,服用枸杞酒一个月后,身体开始温暖,几个月后,身体一般不再那么怕冷了。枸杞泡蜂蜜还有安神助眠功效,失眠的朋友可以一试。

   若是冠心病人,服用生脉酒就最好了。党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龙眼肉20克,低度白酒一斤。先将药物煎出浓汁,兑入酒中即成。每日3次,每次15毫升。气短口渴多汗者服用,会有良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中药五味子可调节人大脑皮层的功能,是一种健脑益寿的佳品,对于神经衰弱者具有补益作用。将五味子与蜂蜜一起制成五味子膏,可补肾健脑,滋阴益气、养心安神,养五脏、壮筋骨、强身体。选优质北五味(南五味效果大打折扣)子240克、蜂蜜适量。将五味子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入锅熬至烂熟,去渣取汁,将此汁与蜂蜜一起熬煮呈膏状就是成了。每日服用1到2次,用白开水冲服1汤匙。据记载此方是用来给慈禧补益身体和调摄心神的。

   昨天苏州的一个孩子的妈妈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说他16岁儿子脸上的扁平尤全部脱落了,且皮肤恢复如初,我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说明奶奶当年的研究成果可以造福社会,也让我为奶奶自豪。还是7月初的时候,一个姓陆的女士询问如何治疗扁平尤,我给她提供了研究所杨教授的电话,她就买了一百多元的中药外擦剂,没有想到还真地把她儿子脸上得了三年多的扁平尤给治好了。陆女士让我把我的地址和电话给她,她想给我寄些小礼品表达感谢。我说,这个就不必了,你儿子的病好了就是最好的礼物。顺便做了点儿帮助,怎么能够还要你如此大张旗鼓地感谢呢?何况当初你邮购那个外用药时还花过钱呢。说起这个扁平尤,跟白癜风一样讨厌的,这个扁平尤喜欢长在人的脸上,且很多,一片一片的,一般的药膏没有什么效果。但奶奶当初进行皮肤病研究时开发的外擦的中药却疗效独特,半个月到三十天,基本上是药到病除,治一个好一个。这个外用药唯一的缺点是,抺一段时间后,在扁平尤脱落前,会有一个痒的过程,但这是见效的反应,只要坚持抺,二十多天后就会开始脱落。只是因为奶奶原来所在单位对此方拥有知识产权,所以无法公布。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四)

多吃肥甘厚腻困脾伤胃,喜热不喜凉是阳气不足





   有网友说自己经常睡眠质量不好,睡不够,老是无精打采的、浑身发沉,一到阴天下雨就更想睡觉,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具体的疾病,问这是为什么?奶奶说,这是由体内的痰湿所引起,这些人往往鼻子、额头等处都是油油的,特别是鼻子两侧,一摸一手油。

   为什么会这样呢?奶奶说,很多人喜欢吃辛辣的、味道重的、甜的食物,中医将这类食物归于肥甘厚腻。中医认为,由于这类食物又黏又腻,常吃这类食物,就会困住脾胃,当脾胃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东西都转化为人体能够利用的营养成分的时候,那些没有被转化的东西,就变成了痰湿,很多糖尿病人发病前,都有类似的经历,就是发困乏力瞌睡睡不好。

   奶奶说,中医认为这些东西一旦困住了脾胃,短时间内会迅速变胖,乏困,懒言,长时间若还是得不到纠正,就会生出很多的病来,糖尿病、风湿骨痛,心脑血管堵塞,慢性病就会接踵而来。人的脾胃被困住了,就会出现浑身发沉、倦怠无力,爱睡觉的症状。西医也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好的,会导致代谢紊乱,如果得了代谢综合症,那就是糖尿病了。

   奶奶说,发胖常是脾胃被困的直接反应,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肥胖症者都是痰湿的原因引起。实际上由痰湿引起的肥胖很好识别,他们不仅痰多怕热喜出虚汗,还有大腹便便、脂肪松软、腹胀胸闷、口腻口干、易累易热等特点,除了这些症状处,还有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口甜,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浑等。这种所谓的亚健康若是任其发展,最容易出现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还会出现高尿酸血症、痛风等,所以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早些控制,这就叫防病于未然,治病于萌芽状态。这也是中医的一种治病境界,是西医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此时西医的仪器是检查不出任何毛病来的,它只能判断身体健康,现在又搞了一个新概念叫亚健康,就是身体处在健康与生病之间这么一种状况,这倒是有些形象。所以我说,很多的慢性病都是吃出来的,睡出来的,懒出来的。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三招儿:一是改变生活方式,由吃肥腻的东西改为清淡一些的,由不动到运动起来,由每次撑得饱饱的,到只吃七分饱,给脾胃调整消化排毒的机会,这是根本。二是吃些大山楂丸增强脾胃功能,多喝些助消化的中草药茶。三是每天按压3到5分钟的丰隆穴,把体内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地排出去。



   有网友问:自己喜热怕冷、而且对夫妻生活非常冷淡,这是为什么?奶奶说,中医认为凡是阳气不足者会有此反应,阳气不足的人喜热怕冷,对夫妻生活冷淡无趣。

   阳虚体质所表现的寒,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卫阳不足怕冷,怕风,四肢怕冷,甚至腰背常感凉飕飕地。二是中焦虚寒,只要一吃凉东西就胃痛腹泻,胃部老是怕冷,不能吸冷气,不能吃水果,一吃就会拉肚子,很麻烦。三是下焦虚寒小肚子怕受凉,一受凉就痛,女性常会痛经。更有甚者,屁股怕冷,腰怕冷,夏天都不能坐在石头上,走到哪儿都得带着个棉垫子。阳气不足的人喜欢过夏天,不喜过冬天,大便常稀,小便多且清长。阳气不足的人,冬天可多吃些羊肉、狗肉温暖身体,但不宜吃太多的辣椒,吃多了反倒会上火,引起各种疑难病症,很难调治。阳气虚的人也可适当服用一些调补阳气虚的中药方,当然,服用什么样的补阳方,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定,可以到当地找些有经验的中医师开方抓药。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五)

看云识天气,闻味断身体

口腔异味与身体身体健康的关系





   有不少网友在询问奶奶有什么好办法消除口臭,奶奶说,口气的味道往往反应了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根据口气的味道,可以判断出一些身体疾病,应该引起注意。

   奶奶说,凡是患有口腔疾病的人,大多会口臭,还有鼻炎患者也会在呼气的时候呼出难闻的气味儿。象牙周病、龋齿、口腔溃疡的人,常会口臭。此外,鼻咽部和鼻腔内有炎性病灶或浓性分泌物时,也会引起口臭,口臭还与消化机能失调有关,这是因为肠胃功能紊乱或消化不良,可使人的唾液成分发生变化,有利于腐败类细菌的繁殖与活动,从而导致口臭发生。所以,根本的治疗是消除口臭发生的病源。但如果想短时间清除,也可采用下面这些小方法。一是内服保和丸,中药店就有售。二是单用夏枯草煎水喝,一般症状可以短期内消失。

   奶奶说,有些人还会感到口辣,为什么会口辣?这是因为肝火偏旺,肾虚痰热,肺热或是胃火所致。口辣在大叶肺炎、支气管炎、脓疡、高血压、更年期综合症和长期低热患者中常见。如何治口辣?可用泻白散泻肺清热,也可取鲜地骨皮煎汤代茶饮服。

   大家可能不知道,还有人会口酸,口酸常是肝胆之热乘脾所致,肝热则口酸。口酸反映了脾胃气弱,往往见于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有些胃肠道异常的胃酸分泌过多,也往往有口酸的感觉。从口酸者唾液中可测得乳酸、鳞酸酶、碳酸酶、碳酸肝酶含量均偏高,PH偏于酸性。如何消除口酸呀?可取吴茱萸1克,黄莲6克,加水300克,煎至200克内服。

   再就是口苦,这个出现的人群比较多。口腔出现苦味,多属肝胆热症和肠胃热症,此症多与肝胆汁排泄失调有关,多见于各种炎症的发作期,出现口苦,若是伴有头痛、眩晕、目赤、急躁易怒,睡眠欠佳,可用龙胆泻肝丸,这是一种老药,可清泻肝胆郁热,清热去火后口苦自消。

   最后说说口甜。这个口甜与消化功能紊乱有关,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会导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的含量增多,舌部味蕾受刺激而产生甜感。一般认为,此症多见于糖尿病患者。消除口甜可取芡实、茯苓、扁豆、厚朴花、陈皮、栀子、黄连、藿香各15克,水煎内服。所以啊,中医生看病也是有根据的,这些都是前人治病诊断经验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视别很多疾病的发生,提前做好预防,让身体在亚健康时就回到健康的水平,这个就靠调养了,所以我们曾家的调养堂算是把握了治病先防,治病先调养,不让疾病发生的原则。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六)

薏米红豆煮成粥,胜过天天吃牛肉

一杯四物泡成茶  健康伴你走天涯





   说到中医的进补,许多人都来了精神,如何简单进补?这倒还真有不小的学问。前面介绍了一些补酒和补膏之后,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纷纷询问有什么好的补茶和好的补粥,因为这两样搞起来可能更方便。那好,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粥一茶,满足大家的心愿。

   我记得在前面已经为大家介绍过,我家冬天老人喜喝姜枣茶,今天也顺便提醒一下,冬天也快到了,若是怕冷的博友也可以准备一些材料,冬天可以经常喝一喝姜枣茶暖身驱寒,这样不但会少患感冒和冬季病,还会活血通经,温暖内脏。

   奶奶说,薏米是个好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但红豆也是一个好东西,可能就知道的人反而不多了,因为红豆太平常啊。我们先说薏米,中药里称薏米仁或是薏仁或是苡米仁,反正都是它了。这个东西的主要作用是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很多女人用此作为美容保健品,就是因为它的这些个作用,对皮肤有好处。红豆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益胃之功效,红色入心,因此它还有补心的作用。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你瞧那街上的大肚子,那些胖得走不动路的人,都是水湿太重。现代人保健,最好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这些就非薏米配红豆莫属了。

    奶奶说,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而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成为人体内的垃圾,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外表看起来就是发胖了,你看为什么很多人只胖肚子和腰?就是体内垃圾太多。一般人到了二十五岁以后,都有,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内的水液垃圾,也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

    实践中发现,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还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平日用脑较多,思虑过度,劳心伤神者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于心悸贪睡,或感觉头重象被什么裹住了似地,心中空虚。这都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此时可在薏米红豆粥里再加进一些桂圆同煮。

    这个粥年轻人能不能吃呢?能。若是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或是痘痘,说明心火过旺,湿热内扰所致,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百合或是莲子同煮,或者两种都加。若是着凉感冒,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粥中加几片生姜。网上传的早晨含生姜片可以美容,就是体寒者效果最好,若是脸上本来就有痘痘的,心火太甚的,可能不会有什么好效果,因为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黑豆,黑色入肾,是补肾的佳品。若是咳嗽者,也在粥中加削掉皮的梨块儿,可润肺化痰,止渴消咳。薏米红豆粥中还可以加南瓜、山药什么的,都很好。至于说到分量,倒是没有严格规定,每次一个人的量两样各一小把就行了。

   四物茶中的四物是指黄芪15克,西洋参5克,枸杞子8克,黄精10克。这个四物茶长期坚持喝,是补气养血的。气血调和百病不生,说的就是气血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气与血关键在个‘和’字,只要气血和顺,就会身体好皮肤也好。把这四物放入杯中,冲入开水,盖上盖子,闷它个5到10分钟,就可以喝了,一天一杯,水没有了可经常继续补充,到最后可以把药材也吃掉。别小看这个四物茶,它可是养出过上百位高龄老人,这些坚持服用此茶的老人,到九十多了还依然强健呢,这就是生命的高质量啊。光活着不行,还得健康地高质量地活着才最重要。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七)

看拔罐后的颜色可知身体状况

冷水洗脸热水泡脚,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在民间的谚语中,常包含着各种生活经验和民间智慧,象“冷水洗脸、热水泡脚”,象“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头部不是特别怕冷,而且头部若是太热,也极易生病,但脚部却需要搞好保暖,年轻人火气大,周身血液循环顺畅,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就强,年轻人的脚常感觉象发烧一样,这也是身体气血旺盛的一个表现。但人一上了年纪,腿脚最怕冷,需要经常动一动来活动血脉,促进血液的循环运行。所以,保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搞好脚部保暖和保持头部清醒都同样地重要。

    冬天到了,泡脚保健的人也开始多起来,其实泡脚保健,一年四季皆可,不一定非得冬天。寒从脚起是有道理的,由于脚接触地面,离心脏最远,热量到达较慢,是阴气聚集之处,最易受到寒邪侵袭,你看大多数老人腿脚容易疼痛,其实大多数是跟寒冷有关,所以注重脚部保暖至关重要。但无论什么时候泡脚,都得注意方法和时间,再好的东西,只要走了极端,它就会有害无益。泡脚时间每次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泡到周身温暖或是有微微的出汗的感觉,就可以停了。泡得时间过久,反倒有害无益。对于那些泡脚会发生头晕的人,最好是不要再泡了。因为这些人泡脚时,可能会引起血压的升高。

   对于头部的保健,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奶奶说,头为诸阳之会,适当寒冷可刺激头部血管及神经,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倘若头部温度太高,不但对健康不利,甚至可导致疾病。虽然现在天气渐冷,但对脑力劳动者来说,工作久了仍易出现烦躁、头晕脑胀、思维困顿的情况,些时如果用冷毛巾敷头面,或用冷水洗洗脸,能使迅速清醒,胸中烦闷也消散一尽。坚持经常用冷毛巾敷头面,每天数次,每次3到5分钟,一方面能提高思维敏捷度,另一方面琮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感冒。

   冬天到了,很多的人会浑身疼痛,觉得身上不舒服,这是气滞血瘀的表现了,这时拔罐挺起作用,一拔完,全身立马象松了绑似地舒畅,但没有多少人知道拔罐还能断病。许多有经验的中医生,会根据拔罐后的表现和颜色来识别人体疾病情况或是身体状况。

   若罐印紫黑且暗,说明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病人就会有此罐印。若是罐印数日不退,则表明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之后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表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该对症进行调理,以驱寒去邪,否则会引出更严重的疾病。若是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时,提示为气滞血瘀。若是淡紫发青,且伴有斑块,一般是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出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为气虚血淤,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若罐印呈鲜红散点儿,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出现在某穴及附近集中,则预示着该穴所对应的脏腑存在病邪。缺钱灰白,触之不温的,多为虚寒和湿邪。罐印出现水泡的,往往是体内湿气太盛,如果水泡内有血水,则是热湿毒的反映。拔出深红、紫黑或丹痧,触之微痛且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症,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瘀血症,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症,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是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取穴若是不准,也会发生类似情况,必须多拔几次才可以得以最后确定。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5-5-13 11:33 , Processed in 0.1140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