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几个有关生命轮回的提问 
 
雪峰  
 
问:先假设轮回是对的(..我又相信轮回,又不敢肯定,但我希望有轮回)轮回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答:轮回的目的犹如地球上水的循环,是为了宇宙各空间生命的对称平衡,也为了实施对生命的奖惩。 
 
问:这是否是说明了生命的总数是不变的,无增无减? 
答:是的,就像地球上水的总量,无论如何变化,总量不变。 
 
问:或者说生命的总数改变过,上帝不断的令神去创造,又是否会去毁灭呢? 
答:总数不变,毁灭多少,再创造多少,创造多少,就毁灭多少,就像宇宙的总能量为零。 
 
问:<圣经>中的大洪水又有什么用呢?杀不了人吧,杀了也还会轮回的呀. 
答:意义不一样,罪犯被关进监狱,并不能减少人口数量,但可以净化环境。 
 
问:轮回是道控制的,还是上帝控制的呢? 
答:是由道控制的。或者说,是由生命的程序控制的。 
 
问:轮回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 
答:直到被毁灭。也就是把反物质结构彻底破坏掉为止。 
 
问:最早轮回的时候有人么? 
答:轮回是生命体系全部建立起来后才开始运行的,其中包括了人这一生命形态。 
 
问:这个程序,上帝编来有什么用呢? 
答:为了体现上帝的公平公正。 
 
问:上帝是否会轮回呢 ?(似乎是不会了,根据上帝的八大特征..) 
答:上帝是唯一的,无法轮回。 
 
 
附原文如下: 
开窗日月进,放眼远山青. 
原来我应该算是一个无神论者,断定无神魔鬼怪! 
后来,发现,原来,我错了! 
因为,我从没弄清过,我究竟从何而来?又将从何而去 ?又为何要这样 ? 
早些时候,读了老庄的书,似有所得,但也似乎无所得,依然是这么的过着,依然这么迷茫.虽然很快乐! 
直到有一天,随意在百度搜索上敲入"生命禅院"四字,我便从此打开了思路. 
首先就是看了雪老师写的上帝的八大特征,  唯一,无定形,中性,无明,公平,超能,智慧.觉得十分震撼,并解除了我对宗教的误解.关于进化论,我本来就很不相信的.我也提出过很多问题,但没结果. 
当我在学减数分裂的时候,同样的.对于其中的一个过程我很是不解."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就是这同源染色体另我困惑.既然如此,那第一对有性生殖的生物交配时,是这样么 ? 
于是请问老师.老师答大概是说:"一开始是无性生殖,然后有很多物种,然后才开始有性生殖." 
明显的我发现,不对啊,老师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啊 .因此我知道,老师也应该不知道吧. 
-------------------------------- 
反常思维,我也很感兴趣,实在是有趣, 
故想请教一下,不知道您是否成功的实行了您所说的,哪怕就那么一件事. 
----------- 
不得不提的轮回, 
问几个问题, 
对于轮回我还有很多不懂的. 
先假设轮回是对的(..我又相信轮回,又不敢肯定,但我希望有轮回) 
轮回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 
这是否是说明了生命的总数是不变的,无增无减? 
或者说生命的总数改变过,上帝不断的令神去创造,又是否会去毁灭呢? 
<圣经>中的大洪水又有什么用呢?杀不了人吧,杀了也还会轮回的呀. 
轮回是道控制的,还是上帝控制的呢 ? 
轮回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 
最早轮回的时候有人么 ? 
这个程序,上帝编来有什么用呢 ? 
上帝是否会轮回呢 ?(似乎是不会了,根据上帝的八大特征..) 
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不一一列举了........ 
----------------------------- 
从本网站我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思维也解放了. 
顺应道,根据您们说的,是应该 别人这一秒恨你,你也要恨他,这一秒爱你,你也要爱他...我基本上同意 
后来,也是在您们其他的文章中说到. 
"在超凡的人看来,正常的不正常,不正常的才正常;平凡的不平凡,不平凡的才平凡。比如有人骂了你,你气愤,甚至反唇相讥是正常的,但在超凡人的眼中,这是不正常的,你若不气愤,反而坦然自若,一笑置之才是正常的。" 
这么说,是不是超凡的人逆道而行呢 ? 
--------------------------- 
暂时打这么多吧. 
有机会再多打点. 
我现在没多少时间上网.希望您可以把您的著作发于我的邮箱中,待我细细品尝. 
敬畏上帝,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让我们一起走上帝的道吧!~ 
——不晓得(作者) 
 
另答 
问:这么说,是不是超凡的人逆道而行呢? 
答:逆道的不逆道,不逆道的在逆道。 
 
说明 
“我现在没多少时间上网.希望您可以把您的著作发于我的邮箱中,待我细细品尝。” 
由于禅院文集和雪峰文集有一千多篇文章,两百多万字,无法发送到你邮箱,望理解。 
 
 
                                                      2008-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