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7年黄细喜、顾克礼将日本福冈正信先生所著的《自然农法》介绍到我国后,给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更新了观念,促进了中国式自然农法研究的进展。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特此再版,以谢读者。不翻地(免耕)、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化学除草剂是福冈式自然农法的四大法则。 地久耕则耗 ”的自然规律,主张搞一季免耕,即在水稻收割前将豆类(拖泥豆)、禾谷类(高粱)从稻苗上撒到田里,此法一直流传至今。还有甘肃、兰州的沙田西瓜,将地里铺上一层沙卵石,使杂草无法生长,雨水能渗下去,种瓜时将沙卵石刨开,将西瓜种播在土中。西瓜行距大,所以刨沙卵石不太费事。据说沙田种瓜免耕时间很长,几代人都在这块地上种瓜,兰州沙田西瓜全国闻名,又大又甜。在湖南的水田田埂上,用斧头辟开一条缝,播入黄豆或绿豆,多盖上一把草木灰,就等着收豆子了。在四川山区,为了不使山土流失,采用了撬窝栽培法,即在灌木林中,每隔一定距离撬窝施入农家肥,播种玉米葵花等速生高秆作物。还有在洪水淹过的地方趁淤泥压住杂草、水分未干时播晚稻等作物,曾作为洪灾后的补救措施,往往能收到较好的产量。四川的稻后撬窝点麦;湖南将晚稻苗不翻地直接插在早稻行间;还有我国苏北滨海棉区,用草覆盖地面,防盐上返,巩固脱盐效果,第二年扒开草仍免耕点播棉花。据今2000年前的古书《范胜之书》中曾记载用枯草、落叶等物覆盖土壤,赖以保护、培肥土壤。以上所说,都是我国顺乎自然规律办事,不进行土壤翻耕,从事农业生产的一些范例。“连续免耕不要翻,连续覆盖不要光,连续植被不要荒,顺其自然不打弯。” 一、关于翻耕土地的认识 雨拍打着裸露的地面,使其很快板结,雨水渗不下去,产生了水土流失 ,平整好的地面,被冲成一条条的沟。雨过天晴,表土很快被晒干,形成了硬壳,不得不动员人力,顺着播行破除板结来“解放”幼苗,一旦取得胜利,便美其名为“人定胜天”(人战胜大自然),其实说穿了是人类翻耕土地,破坏了自然,而后再进行补救罢了。 事实证明植物的根不但能松土,而且能增肥,机械耕作就没有这种作用。  革命导师恩格斯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预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取消了。” 翻耕整地清洁了地面,达到了播种的目的,以作物的群体代替了杂草的群体,我们确实取得了胜利,但是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使水、肥、气、热土壤四性得不到平衡,我们不得不进行多项作业,来弥补四性的不足,要想在翻耕地上夺丰产,施用化肥效果最明显。作物施过化肥生长茂盛,似乎我们又取得了胜利,但又促进了病虫害大发生,我们只好施用农药来消灭病虫害,作物、蔬菜、瓜果都得到了丰收,我们取得了满足人民生活的胜利,但我们吃的粮食、蔬菜、瓜果,无不含有农药的余毒,连喝的水也有残毒,这样反而把满足人民生活、使人民身体健康的意义完全给否定了。土壤经过强化耕作,使得土壤裸露地面,大自然报复了我们,产生了风蚀、水蚀,使得肥沃的土壤随风、随水而去,把清河变成了黄河。二、关于施用化肥的认识 所以说作物的产量 95%来自空中,只有 5%来自土壤。 将作物的秸秆与加工后的下脚料如米糠、麦壳、油饼、棉籽壳等全部还田 ,它们不仅能将养分归还土壤,而且能增加肥料,如土壤中褐色球形固氮菌与巴斯德梭菌均能利用秸秆中的碳源(碳水化合物)固定空中游离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氮肥。据测定:每消耗 1g 碳源,褐色球形固氮菌能固定氮素 10~15 mg,巴斯德梭菌可固定氮素 1.3 mg。土壤中有芽孢杆菌和无芽孢杆菌能使秸秆中有机氮化物转化为铵态氮,有机磷细菌能将有机磷化合物转化为速效磷。据测定:免耕地的速效磷为 83 ppm,翻耕地为 38Ppm,免耕地高出 1.1倍。速效钾免耕地为 9.28 mg/100 g土,比翻耕地 6.19 mg/100 g土高出 34.3%。  湖南李佳才劳模在稻田套播紫云英或油菜,紫云英是豆科植物,根部有固氮菌能固定空中的氮,油菜根能释放被土壤固定的磷。 早稻与晚稻均采用免耕套播,并放养红萍,因它的根能吸收水中游离的钾,体内共生的固氮蓝藻又能增氮,所以,在他的免耕田里不施用化肥,比对照翻耕地全部用化肥的产量提高 24%。实践证明,只要调整好作物结构,全部秸秆还田,不施用化肥照样增产。此外,自然界的雷电也能固定氮素。雪水中含有天然激素,能促进作物生长。三、关于施用化学农药的认识 韭菜与大白菜种在一起,可使大白菜免得根腐病。小麦的黑穗病菌与黄瓜的枯萎病菌最怕洋葱散发出来的气味。棉蚜、甘蓝青虫,马铃薯晚疫病,白菜软腐病都害怕大蒜的辣味。大豆的金龟子怕蓖麻。丝瓜能减轻红蜘蛛危害。莴苣的苦味,使菜白蝶闻味而逃。玉米间作大白菜,可减轻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玉米间作花生能减少玉米螟的危害。高粱地种旱芋,能防高粱蚜。薄荷与棉花轮作,可防棉花枯萎病。 选用抗病虫作物品种如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等。  还有用中草药等方法消灭病虫害,如蓖麻叶晒干辗成粉拌入作物种子中,可防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用猪苦胆一个兑水100倍,加入少量洗衣粉,可防茄子立枯病、辣椒的炭疽病、白菜的软腐病以及菜青虫、蚜虫。用草木灰滤渣喷雾可防蚜虫。草木灰加石灰粉撒在瓜苗上可防瓜类枯萎病与石粉病,还可防蜗牛,若再加入硫磺粉,可防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负泥虫以及蔬菜、瓜类的一些害虫,辣椒水可防治白菜黄斑病、蚜虫、水稻的稻瘟、纹枯病、稻飞虱。用泽泻、蛇莓、石楠、地榆根和叶、仙鹤草、菸草、蔓头陀捣烂泡水可治蚜虫。苦楝子树的根、茎、叶泡水后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用茶枯水可防野蛞蝓。      农业防治也很有效,如调整棉花体内的碳氮比,增强棉花的体质,使碳高于氮则可防蚜危害。水稻在缺氮少水的条件下(即蹲苗),生长得矮壮而结实,增加了抗病虫的能力。水稻进行旱育苗时,就不会发生稻水蝇、稻摇蚊、绵腐病等危害。水旱轮作可防棉花的黄萎病、枯萎病。 四、关于除草的认识 将稻种套播在将要枯萎的小麦株间,同样,将小麦套种在水稻中,收割时留高茬,利用前茬的残茬来保护后茬作物,免受雀害、暴风暴雨灾害。等后茬作物成茁后,残茬便会自然倒伏而腐烂,变成后茬作物的肥料,虽然这种肥效没有化肥来得快,但使作物不会产生大起大落的现象,使作物具有稳健的长相。健康作物才能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杂草之间有相辅相克的自然规律,人类认识了这种规律,便可借助这种规律来“以草压草”。现在已经证实了的如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紫云英、苕子等豆科植物,它们都是优势植物,它们生长快,竞争力强,很快能占领空间覆盖地面,所以能排挤其他杂草,并能固氮增加土壤肥力。还有如密播芝麻能压制香附子草;葵花的茎叶浸出液能抑制稗草生长;番木瓜和十字花科植物能产生异硫氰酸酯,对没有萌芽的的休眠杂草种子,有强抑制发芽的作用;水田放养红萍可抑制水田水生杂草的生长。甘薯藤长满地面时,其他杂草就无法生长,这样为下茬作物准备了无草地面,便可直接播种了。大麦和青稞所产生的气味,能抑制附近杂草生长。     利用动物灭草也是好办法,如稻田放养草鱼 ,能食尽稻田杂草,誉名为“万能除草器”。利用鹅不食棉花的自然规律,棉田养鹅除草经济实惠。兔子不食番茄,在番茄地里养兔灭草的方法也不差。还有尖翅小卷蛾能防扁秆藨草(三棱草),豚草条纹甲防豚草。顺乎自然,协助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如果再进行破坏自然的农事活动,那才是真正的傻瓜。  
 
楼主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