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事大?不可不察的生死考验?
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虽家财万贯,却顽固闇昧,悭贪成性,不肯布施,难以教化,既不知道德规范,也不解无常之理,每天忙于谋求家计,更热衷于建造舒适的房屋。他的房子一间又一间地盖了起来,除了前厅、后堂、凉台、温室,还有厅堂两侧的厢房等十馀间。现在,还在加紧赶工盖着后方的厅堂。
一日,佛陀观察到这位老婆罗门寿命将尽,而他对此事却毫无所知,仍旧疲于奔命的建造房舍,而让自己精疲力竭,实在非常可怜。佛陀慈悲,想要度化这位老婆罗门,便带着阿难尊者来到婆罗门家,慰问老婆罗门说:「你每日亲自监工建造房舍,真是辛苦!你家的厅堂已经这么多了,为什么还要盖房子呢?」婆罗门回答:「这些房间各有用处,前厅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后堂是我们自己住的,东西两侧的厢房可以安置我的孩子、财物和仆人。夏天太热时,可以到凉台乘凉;冬天太冷时,就进到温室保暖。」
佛陀又说:「我有一个偈子,对你生命有所帮助,想要送给你,你是否有空和我坐下来谈谈?」婆罗门回答:「世尊,很抱歉!我现在急着盖新房子,实在没有时间听法,等以后有因缘再去向您请法!至于,您说要送我的偈子,就请您直说。」
于是佛陀便说了以下的偈语:
「有子有财,愚惟汲汲;
我且非我,何忧子财?
暑当止此,寒当止此,
愚多预虑,莫知来变;
愚蒙愚极,自谓我智;
愚而胜智,是谓极愚。」
婆罗门无心听偈子,便说:「世尊,您所讲的这个道理实在很好!可惜我现在真的很忙,等以后再谈吧!」世尊见无缘度化便离去。婆罗门又继续去监工盖房子,正当他指导如何上屋樑时,竟被掉落下来的樑木打中头部,当场死亡。婆罗门全家哀痛啼哭,惊动了附近邻居。
这件事,在佛陀尚未走远就发生了,路上数十位梵志见到佛陀,上前问佛:「请问您从哪裡来?」佛陀回答:「我刚从那位往生的老婆罗门家离开,我曾数次为他说法,可惜他心中只想盖房子,不信佛说的话,不知无常的道理。结果,今天仍无法逃避无常生死的到来。」佛陀藉此因缘对梵志们宣说偈子中的真理,梵志们闻法欢喜,即得道迹。
生死考验
雪峰
量变质变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即任何的质变必须要经过量变的积累,真所谓“参天大树生于毫末,万丈高楼起于垒土,”每一“毫末”,每一“垒土”都是至关重要的,忽视了“毫末”就将没有参天大树,忽视了“垒土”就将没有万丈高楼。
肚子是一口一口吃饱的,前方是一步一步到达的,树木是一天一天生长的,人是一天一天变老的,毫不起眼的点滴微末都是起作用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起作用。一点一点的不良积累,最终会导致关系的疏远破裂或更加亲密友好。
发一次脾气,闹一次情绪看起来无所谓,但是,它将为以后关系的走向打下不良基础,当脾气发得多了,情绪闹得多了,后果就将是分崩离析。
成佛成仙也是如此,从人到仙佛,那是点滴的升华,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成就仙佛果报,一点我执,一点自私的表现,一点不良的念头,一点傲慢的情绪,都将导致后退。
点滴都是生死考验,不可不防,不可不重视。人对人会死心的,神佛会对人死心的,大自然会对人类死心的,天堂会对人间死心的,一旦死心,将难以补救,难以挽回,所以,在死心前,要努力争取,争取神佛天堂不要对我们死心。
在我们前往天国千年界、万年界、极乐界仙岛群岛洲的路上,我们每日的点滴表现都是一个个里程碑,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要么是向前的,要么是后退的,不可忽视。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但我们应当向完美不断迈进,天道不变,所以不管我们处在何种境遇中,都要警醒,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是旅途上要经历的必然安排,尤其在逆境中,若一旦放弃了初衷,放弃了信仰和理想,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那么,我们会后退,一旦后退,就将错过机会,就将前功尽弃。
要审视一下自己,昨天,我往哪里走了;今天,我要往哪里去。
不管人们相信不相信,我是来收割成熟的庄稼的,我对前方的路线非常清晰,我的要求和引导一点没错,你们的信念将决定你们的未来。
201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