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1|回复: 31

道正人间(23)《周易》完全改变了华夏传统的内涵

  [复制链接]

73

主题

369

回帖

1097

积分

积分
1097
发表于 2013-6-23 20: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周易更古老的占卜书,是《连山》,《归藏》,秦始皇焚书不是不焚占卜书吗?为什么《连山》,《归藏》都失传了呢?为什么单单不焚周易呢?蜥蜴人秦始皇焚书,刻意不焚周易,是什么用意呢?


  你们永远也想象不到《周易》中隐藏着怎么可怕的东西……

  很多周易术士死后很惨的……

  悲哀的是,明明周朝才出现的《周易》,竟然被奉为华夏文明源头,让更早的《连山》,《归藏》情何以堪呀!


  《周易》讲男尊女卑,扶阳抑阴,完全违背了华夏上古道家的传统,道家历来是重阴抑阳的,而且道家根本不讲什么男尊女卑,连房中术都是女上位居多。可是从周朝《周易》普及以后,估计就是男上女下的传教士姿势兴盛起来了,而且女人地位下降很多。


  殷墟考古,证明华夏上古女子地位很高的,从周代才开始男尊女卑的。《周易》完全不是华夏传统文化,完全背离的。


  《连山》把纯阴的坤卦放在第一位,而《周易》篡改为从纯阳的乾卦开始,这是完全错误的!完全改变了华夏传统的内涵。


(一)
  易究竟是蜥蜴象形还是日月?

  《周易》,又称《易经》的“易”是什么意思呢?
  东汉魏伯阳说是“日月为易”(《周易参同契》)
  可是,比魏伯阳更早的许慎说,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易”是蜥蜴的象形,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后世解释起易经来,说这个“易”是什么意思时,都是先把许慎的“蜥蜴”说放在首位,然后,再说稍晚些的魏伯阳“日月说”,再接着就是“简易,变易,不易”说,哎,易经易就易呗,还又不易了,说是“宇宙的永恒规律”,那怎么不叫“恒经”呢?明显的,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我感觉魏伯阳“日月说”还是好听些的,哎呀,可是许慎怎么这么糊涂,一下子把“易”的老底都给掀出来了呢?


  我很久以前翻那个《白话易经》,哎呀,一上来就先说是蜥蜴,我想这是现代人无知在污蔑我们的传统文化呢,可是,后来再看几本古书,尼玛的都是一上来就先说是蜥蜴。古人啊,拜托你们吉利点好不好。


(二)
       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姜子牙,都是异族蜥蜴人!我要一杆子打倒一大片了。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姜子牙,都是蜥蜴人!我要一杆子打倒一大片了。
  
  据史书记载,周文王有四个乳头,是个怪物。

  周朝完全是一个异族的朝代,周灭商,《逸周书》记载大屠杀一亿多人,《逸周书 世俘解》记载,“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馘磨就是杀头的意思,一亿多人头,何等的可怕!所以当时商朝人拼死抵抗,“流血漂杵”。这不是改朝换代,而是完完全全的异族入侵,包括孔子也明确在《尚书》中记载牧野之战“流血漂杵”,并非后来《史记》编造的兵不血刃,周灭商跟满清灭明是一个性质的!商朝人对异族入侵抵抗的非常悲壮。


  儒教“三仁”是周灭商期间向异族周卖国卖汉族求荣的微子,箕子,比干。
  毛主席非常清楚这一点,痛骂出卖商朝的“三仁”为“汉奸”。
  为什么毛主席在这里明确用了“汉奸”这个词?
  
  
  (三)
  姜子牙曾经计划杀光汉人。

  据《尚书大传》、《韩诗外传》、《六韬逸文》、《说苑》等书记载,灭商以后,“天下惶惶未定”,姜子牙提出,把所有商人都杀死,“使靡有余”要种族灭绝。这也说明了当时我们汉族人对周人反抗的激烈。
  不光《尚书·武成》有周武王伐纣杀戮甚大、流血漂杵的描述,根据《诗经》的描写,也可以推想得见周人在对外扩张中,打仗一直是歇斯底里式的。比如《诗经》描述了周人攻打崇侯虎的崇城的场面,无所不用其极。后来,周公三年东征东夷,乃至有“践奄”——在奄国搞大屠杀,这样的残暴之举,也不是孤立的。同时姜子牙还想过搞种族灭绝,都是一帮杀人狂。
  是蜥蜴人来杀人啊!
  
  (四)“易”字的篆文是蜥蜴的象形,不是日月。
  “易”字的篆文为“(见右图片一)
  怎么样,蜥蜴的象形吧,不是日月。
  小篆:易”,《说文》训为“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即“易”为蜥蜴之类,主取“变”之义。

  蜥蜴是什么呢?
  百度百科介绍:
  -----------------------------
  蜥蜴 (Lizard)蜥蜴属于冷血爬虫类,和它出现在三叠纪时期的早期爬虫类祖先很相似。大部分是靠产卵繁衍,但有些种类已进化成可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蜥蜴俗称“四足蛇”,有人叫它“蛇舅母”,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 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方骨可以活动,等等。
  概述
  蜥蜴俗称“大四脚蛇”,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在云南、广东一带较多,福建比较少。蜥蜴属于爬行纲动物,其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30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数卵胎生。

  蜥蜴是爬虫类中种类最多的族群,全世界已知超过4,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体型差异很大,从数厘米大的加勒比壁虎,到近3-5米长的科莫多龙都有。
  有些被称为蛇蜥的种类脚已经退化,只留下一些脚的痕迹构造。它们因为有眼睑和耳朵,所以能与蛇区分。
  许多蜥蜴能变换它们的颜色以因应环境的变化或压力,例如变色龙。

  大部分的种类为肉食性,以昆虫、蚯蚓、蜗牛,甚至老鼠等为食。但也有以仙人掌或海藻为主食,或是杂食性的。
  -----------------------------
  你看易字的篆文,一个标准的四足蛇啊,根本不是什么日月为易,而是就是画一个四足蛇。
  这就是《易经》的易!
  蜥蜴人嵌植进来的神学体系,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都是蜥蜴人的特征,然后让汉人拜为祖先。

(五)蜥蜴与守宫砂
-----------------

  守宫砂的秘密
  古人流传的一种检验处女的技术,即“守宫砂”。说是把蜥蜴用丹砂喂养,然后把它捣烂,这就成为一种红色颜料,把它点在女子手臂上,就终年不褪。只有经过房事后,这红色才会褪掉,所以蜥蜴又名守宫。这样,只要看女子手臂上有没有“守宫砂”,就可以断定她是否是处女了。
  守宫蜥蜴考,蜥蜴,又名石龙子、山龙子、泉龙、石蜴、猪婆蛇、守宫等,能在水中游。
  有的书上,将它与能捕食苍蝇的壁虎——又名蝎虎,混为一谈,是错误的。壁虎,顾名思议,善在壁上行,但一入水,即动弹不得,很快小命休矣。

  蜥蜴的那一大串名,以龙子、守宫最为奥妙。
  据说,此物能够吐雹,可以求雨,故得龙子的美誉。每逢大旱之年,人们以大瓮贮水,插柳枝,让蜥蜴在瓮中游来游去,青衣小儿则环绕大瓮,连声呼叫:“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降雨滂沱,放汝归去。”求雨的结果如何?固且不论,有时却因求雨太急,闹出大笑话。宋代熙宁中,京师久旱,开封府下令城内坊巷寺观,赶快求雨,百姓急忙到处捕捉蜥蜴,仓促间那里能找到很多?无奈,往往以形状与蜥蜴相似的壁虎代替。但可怜壁虎入水即死,求雨重任,顿成泡影,以致小儿们改了求雨词,唱道:“冤苦冤苦,我是蝎虎。似恁昏昏,怎得甘雨!”(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三)真是令人好笑。

  蜥蜴的命运,被人和宫女联系在一起,博得守宫之名,为骚人墨客津津乐道。据说,早在秦汉时,“守宫以器养之,食以丹砂,满七斤,捣治万杵,以点女人体,终生不灭。若有房室之专则灭矣,可以防闲淫逸,故谓之守宫也。(《汉书 东方朔传》顾师古注)
  晋人张华《博物志》记载:“取蜥蜴以草脂和硃砂食之,待体赤捣膏以点宫人之臂,则终身不灭,遇男合即灭,故曰守宫。”
  《墨客挥犀》甚至谓“以其能守钥,能知宫人有异志淫心者,则吐血污衣”。
  古代诗人咏守宫者不少,明代成化年间的汤胤劫所作“素腕守宫”:“惟解秦宫一粒丹,记时容易守时难。鸳鸯梦断肠堪冷,蜥蜴魂消血未干。榴子色分金钏晓,茜花光映玉鞲寒。何时试卷香罗袖,笑语东风子细看。”
  
------------------


  大家知道为什么守宫砂的红色一旦经过房事后就没了吗?
  蜥蜴人没有人性,蜥蜴人最怕的就是人性!
  人性,就是指人的性爱。
  所以,怎么也洗不掉守宫砂红色,一旦经过房事,就没了。
  
  人的性爱,也是“为人”,做爱了才叫“成人”,不做爱,就还不是真正的人呢。

  夫妻生活,就叫“人事”,这是当人最应该干的正经事,其他的都是散事。

  从蜥蜴守宫砂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修道的什么童子身呀一类的,完全违逆人性,没有人性,其实都是蜥蜴人的修炼方法,他们以为一经过夫妻生活就修不成了,因为蜥蜴人就怕这个,一旦经过夫妻生活,就破了蜥蜴人的修炼法了。
  很多所谓的道家法术,为什么那么怕女人的经血,因为,他们都是蜥蜴人的法术!并非什么道家法术。
  你们可以想到蜥蜴人对道教的渗透有多深了!
  很多人都承认说对的,恰恰是蜥蜴人的!
  很可怕的,修道,没有明师指点,你就跑蜥蜴人那里去了。 
  
  蜥蜴人在道教中嵌植了“九毒日”之说,即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廿五、廿六、廿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合九毒日”及 五月十四为天地交合日,以上一共十天。

  吓唬人说在这几天里不能做爱,如果做爱了呢,就会怎么怎么可怕。
  大家知道,我们道家历来讲究天人合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此九日天地交合,那人也应该交合呀,这才叫德配天地嘛。
     守宫砂上身后,对人情智有严重干扰,让女子欲望变小,蜥蜴人的特性。

楼主热帖
打开历史真相,回归真人天性![

归道领你看世界系列

42

主题

636

回帖

4600

积分

积分
4600
QQ
发表于 2013-6-23 23: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怎么看古代历史很没感觉,不感兴趣,也不想学,还反感。敢情问题出在您这啊!

279

主题

6692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6339
发表于 2013-6-24 1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日夕阳 发表于 2013-6-23 23:13
我说怎么看古代历史很没感觉,不感兴趣,也不想学,还反感。敢情问题出在您这啊!

小家伙,这么可爱呀。
直面上帝,奔向极乐~~

279

主题

6692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6339
发表于 2013-6-24 11: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翻古书的人像极了古董。

脚步是在向前,摆脱痛苦最佳的办法是将痛苦源置之死地,断然放弃,不要藕断丝连,然后去开创新生活。
不是总抱着历史不放,历史还能更改吗?
直面上帝,奔向极乐~~

279

主题

6692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6339
发表于 2013-6-24 11: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玩玩 于 2013-6-24 11:45 编辑

一流的生活,不来自回顾历史,而在于善于创新,善于追求,善于开拓。

奇怪了,咋可爱的归道就这么喜欢抱史书呢。

生命禅院本届人类最后的课程摆在前面不看、不抱,读什么这些血腥腥的历史吧。

可怜的孩子。(不好意思,玩玩的风格就这样子,归道不要受伤呀。看在ME摸着你可爱的分上)
直面上帝,奔向极乐~~

42

主题

636

回帖

4600

积分

积分
4600
QQ
发表于 2013-6-24 12: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玩 发表于 2013-6-24 11:40
总翻古书的人像极了古董。

脚步是在向前,摆脱痛苦最佳的办法是将痛苦源置之死地,断然放弃,不要藕断丝 ...

道理都是对的,但揭开历史的真相,反观历史总结经验,恢复中华文化内涵精髓,也是要实行的。文化、历史、过去,对未来影响很大。我的根基就在文化和历史,一切的言行,行为思想,都跟过去挂钩,虽然禅院草超脱物外,但世人还是需要警醒的,揭示历史的真相,更有助于改变中国人的思维,让人性走向解放,走上帝之道。

酸呢,我自己都有点受不了了,怎么感觉像个野心家呢。以上,我也不知道怎么写出来的,随手就写出来啦。

大家别打我啊。。。。哎呀!!

279

主题

6692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6339
发表于 2013-6-24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日夕阳 发表于 2013-6-24 12:23
道理都是对的,但揭开历史的真相,反观历史总结经验,恢复中华文化内涵精髓,也是要实行的。文化、历史、 ...


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都在想着、说着、做着自己认为是最正确最合理的事。
没有一个人是错的。都在说着自己认为对的事。他也你也我也!

问题是生命禅院是同频共振者的乐园。智者求同,愚者求异。我们专门寻求同频共振的人、地方、理念。





直面上帝,奔向极乐~~

279

主题

6692

回帖

2万

积分

积分
26339
发表于 2013-6-24 13: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日夕阳 发表于 2013-6-24 12:23
道理都是对的,但揭开历史的真相,反观历史总结经验,恢复中华文化内涵精髓,也是要实行的。文化、历史、 ...

不会打你,要打你,我还手疼呢。。

再说,为何要打你吧,这么可爱。。说实话,我都好喜欢你呢。还有归道。

要不然,干嘛来理会他的帖,你的帖吧。
直面上帝,奔向极乐~~

22

主题

699

回帖

5479

积分

积分
5479
QQ
发表于 2013-6-24 15: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玩 发表于 2013-6-24 11:40
总翻古书的人像极了古董。

脚步是在向前,摆脱痛苦最佳的办法是将痛苦源置之死地,断然放弃,不要藕断丝 ...

还是看无字天书的好(*^__^*) 嘻嘻……

22

主题

699

回帖

5479

积分

积分
5479
QQ
发表于 2013-6-24 15: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玩 发表于 2013-6-24 13:03
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都在想着、说着、做着自己认为是最正确最合理的事。
没有一个人是错的 ...

我们专门寻求同频共振的人、地方、理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5-5-8 08:01 , Processed in 0.1019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