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96|回复: 29

《律诗入门-格律新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9 23: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入门-格律新解》

本帖最后由 风语 于 2012-4-29 23:35 编辑

                                                                          《律诗入门-格律新解》
                                                                                    作者:风语
前言:
    一些关于格律诗的传统著作,都是用“举例法”来说明“格律”,书中往往列出很多各种格律的句式,一些耐不住性子的读者往往看的眼花缭乱,不知其然。有不少爱好律诗的朋友,苦于不懂格律,望而却步。本文是笔者在总结了前人论述的基础上,采用数学逻辑分析方法对“格律”从新解析,从本质上揭示出律诗的声韵规律;最通俗简明地为初学格律诗的朋友,提供一种不用死记硬背的学习参考。本文与传统的论术方法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
诗词格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音调、用韵、章法。其中以音调最为重要。学习和了解诗词格律对创作来说很重要。会用才能活用,不会用只能乱用。
                                                                    

                                                                     第一章、格律诗的基本概念        
一、格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因格律严密,故名。律诗大多为五言、七言体;亦偶有六言体。其中,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定格为八句,四韵或五韵的,五、七言律诗,称为“格律诗”;分别简称为“五律”和“七律”。在一般情况下也把格律诗简称为律诗。
律诗都是由两个句子配成一对的偶句集合组成,“一对”句子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1、2句)称“首联”,二联(3、4句)称“颔联”,第三联(5、6句)称“颈联”,第四联(7、8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格律诗中间的两联(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第一句由平声字收尾的则也要押韵。格律诗押韵要求严格,都要用平声韵,且一种韵押到底,不允许相邻的韵通押。(个别新派学者认为律诗可压仄韵的,有争议!)
五律、七律的第三、五、七句,不需压韵,但必须用仄声字收尾。第一句也可以用仄声字收尾。格律诗的格式,如图示:
          (首句仄收不入韵式)                (首句平收入韵式)
     首联   ○○ ●● ○○ ●                  ●● ○○ ●● △
              ●● ○○ ●● △                 ○○ ●● ●○ △         
      颔联  ●● ○○ ○ ●●                  ○○ ●● ○○ ●         
              ○○ ●● ●○ △                 ●● ○○ ●● △
              
      颈联  ○○ ●● ○○ ●                 ○○ ●● ○○ ●
              ●● ○○ ●●△                 ●● ○○ ●●△
      尾联  ●● ○○ ○● ●                 ●● ○○ ○ ●●
              ○○ ●● ●○△                 ○○ ●● ●○ △


(同联中的“出句”与“对句”之间,平、仄要“对”;联与联之间平、仄要“粘”)

==========================================================
平仄规格  平声 仄声 △押平韵  (“七律”去掉前边二字就是“五律”)
格律诗,具体的“粘”“对”关系及要领,在后文中专门讨论。
==========================================================
二、绝句
  “绝句”也称为“绝诗”、“截句”、“断句”。绝句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一般说的“绝句”是指“近体”格式。绝句的平仄和押韵及的“粘”、“对”关系都与“五律”、“七律”相同,其格式是律诗的一半。但不要求句子间像律诗那样的词性“对仗”;但可以对仗。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的绝句,押韵和平仄较自由,称为“古绝句”。
                                                          第二章、“律句”及其变格规律

一、“四声”与“平仄”
      四声,是汉语的四种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古代汉语演变如下:
     1、平声,演变成阴平和阳平。
     2、上声,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
     3、去声,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
     4、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完全消失了,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平仄”是诗词格律术语:格律中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即:平声(阴平、阳平),“仄”,即:上、去、入三声。(新韵中没有入声)
二、音调(节奏)
“律句”中,两个字为一个“全音节(双音节)”。每一个字为半个音节(单音节)。“标准”的“全音节”由相同平仄的两个字组成。如:[●●]和[○○]。
在律句中,每个双音节都是一个整体,由前向后依次按平、仄,可任意交替排列。如:
    [○○][●●][○○][●●][○○][●●]。
律诗中的律句,又分成前、后两个“大音节”:七言律句,通常是由前四字与后三字形成两个大音节的句式;五言律句,通常是由前二字与后三字形成两个大音节的句式,如:  
     七言律句,[●●○○]+[●●△]
     五言律句,[○○]+[●●△]。
   
七言句式,相当于在前四字后边加了一个豆号,语气在此稍停顿。五言句式也同理。
    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七律诗句,除了通常的上四下三格,偶尔也间杂着上三下四或上五下二的句式,这些句式,都称为“折腰句”(参阅元韦居安《梅话》)。  折腰句,如唐白居易诗: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折腰句不是规范的格律句式,但不需盲目避之)

三、标准律句
    “绝对”标准律句,由“双音节”按平仄交替原则,可做任意排列的组合。如:
     

    [○○][●●][○○][●●]、[●●][○○][●●][○○]。
   
    七言律句由三个半“双音节”组成,如:
     [●●]+[○○]+[●●]+[○]、[○○]+[●●]+[○○]+[●]。
   
     五言律句由两个半“双音节”组成,如:
     [○○]+[●●]+[○]、[●●]+[○○]+[●]。
   

由于格律诗的律句中存在一个“单音节”,这就有了音节排列顺序的问题。排列规则是:平、仄相同的“双音节”从前至后可任意交替排列,“单音节”只准排在句尾,且不允许造成句子“三仄尾”和“三平尾”。按此规则排出的律句,称为:“标准律句”。以“标准律句”为参照,凡不符合“平仄标准”的句子,本文都称为“拗句”,凡不符合“平仄标准”的字都称为“拗字”。
请注意!这里所谓的“拗”和平常说的不“合律”的“拗”,并非等同;这里所谓的“拗”,仅是相对于“标准律句”而言。实际上,作为准律句的“拗句”在律诗中是算作“合律”的;那些算作是“合律”的拗句,本文称之为:“准律句”;后面会还会具体讲到。
五言和七言诗的标准律句排尽,各只有两个句形,如下:
   
    七言标准律句:[●●][○○][●●][○] 、 [○○][●●][○○][●]。
    五言标准律句:[○○][●●][○]、         [●●][○○][●]。
      
   

组合这种标准律句,如同幼儿园小朋友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积木随意交替排开就是,知道用“双音节”交替排列的原则,就不用去死记句子了!律诗中所有的“准律句”都是由上面两个“标准律句”变格出来的,后面会讲到变格的法则。提醒初学者,只需学会法则,不必死记句子。
四、律句的两大忌讳
标准律句是按相同平仄的两个字组成的“双音节”,交替排列的句式。律句中,平声字与仄声字的数量接近相等,而且是以“双音节”的整体结构,均衡地分布在句中;这是律句的组合原则,请务必记住!

律句的音节排列规律,使其在朗读时富有一种叠错起伏的声乐美感。然而,由于我们在朗读两个字时,总是习惯地把放重音在第二个字上,有时在改变了“双音节”前面一个字的平仄(即改变标准律句中奇数位置上的平仄)后,似乎并不太影响律句的声乐美感。因而,为了更宽范围组词,同时又不破坏律句的声乐美感,于是便有了所谓:“1、3、5不论,2、4、6分明”的说法;是说:标准律句中,奇数位置上的平仄关系可以调整,而偶数位置的平仄一定要按“标准律句”分布,不可变更。这一变通原则,在大多情况下是适用的,即:变格后的律句虽在奇数位置上有“拗字”,但仍算是“合律”。用“标准律句”变格出来的,所有算是“合律”的句子,本文中称之为:“准律句”。实际上,这类“准律句”在律诗中的应用甚至比标准律句还要多。
尽管标准律句可以通过改变奇数位置上的平仄进行变格,但并不完全适用于“1、3、5不论”,如果完全按照“1、3、5不论”任意变格,有时则可能严重破坏律句的声韵平衡;其中,有两种情况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一是使句子出现“孤平”;二是在句子尾端连续出现三个平声字,即,“三平尾”。“孤平”和“三平尾”是律句中的大忌,如在本句中出现,对句也无法对其
“救”之。所以,“孤平”和“三平尾”必须在本句中“拗救”使之不可出现。所谓的本句“拗救”,就是避   “孤平”和“三平尾”。后面会讲到有关“拗救”,本节仅提到为止。   
孤平:是指在以平声字收尾的标准律句中,没有出现两个平声字“紧挨着”的情况。如:
   

    七言孤平句:[○●]+[●○]+[●●]+[○]。
    五言孤平句:[●○]+[●●]+[○]。
            
   
    七言的孤平就是七言标准律句[●●][○○][●●][○]    第三字“拗”了的情况,例:[●●][●○][●●][○]
    五言的孤平就是五言标准律句[○○][●●][○]           第一字“拗”了的情况,例:[●○][●●][○]

   (拗:是指改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指改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
   
    请注意!
在一个以平音收尾诗句里,必须至少要有两个平音字紧挨着出现,才不算孤平;只有以仄声字收尾的律句中,即便只剩一个平声字,也不算是孤平句。
    另外:
    律诗中没有“孤仄”的概念。“孤仄”的概念只在对联中存在。类似问题在律诗中,都包含在拗句的范围。律诗中还有一种“拗式”叫,“三仄尾”。“三仄尾”在唐诗中出现的并不在少,并非偶例,对于“三仄尾”,应该能避则避,但不需盲目避之。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00: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语 于 2012-4-30 00:18 编辑

五、律句的变格法则
    绝大部“准律句”的得出,都可以纳入到一套简易法则之中,极个别特殊的“准律句”属于特例,本文在后面单独论述,本节只论及普遍适用的原则。

1、总法则:
以“标准律句”为基准,“奇变,偶不变。避孤平、避三连尾”。凡按此法则变格的句式,都为“准律句”。
   本法则与传统所说的“1、3、5不论”的区别在于:
    A、把七言的第七字、五言的第五字也一并纳入到“可变”的 “通则”之中,在“变”的同时考虑“避”,把“变化”与“拗救”纳入到同一过程中之中论述。扬弃“1、3、5不论”的孤
立论述。这样就可以避免了“1、3、5不论”给人带来的疑惑。
    B、把传统认为的两个基本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视为标准律句变格后的“准律句”;将其纳入到单一的“通则”中讨论,避免多重规则。

    请注意!
    a、本文中用括号:[ ],括着的[●●]或[○○]是一个完整的音节,组合标准律句时,要把一个完整的“双音节”当成“一个独立的元素”来看。
    b、双音节由两个平仄相同的字组成,如:[●●]。如果把“双音节”变成由两个平仄不同的字组成,如:[○●],就称为“拗”。拗在前边字上的称为:“奇拗”;拗在后边字上的称为

“偶拗”。(在本文中,凡是见到在句子中,有括号:[
]括着的颜色不相同,如[○●]或[●○],此句就是“拗句”。颜色被改变的地方就是“拗处”或“拗字”)
    c、“奇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奇拗”;“偶不变”:是指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允许“偶拗”。

2、避孤平:
    在“偶不变”的前提下,能由“奇变”造成孤平的,只有唯一的情况,就是:由平声字收尾的七言标准律句中,第三字“拗”了,或由平声字收尾的五言标准律句中,第一字“拗”了。

如下所示:
    七言标准律句[●●][○○][●●][○]三字拗后:[●●][●○][●●][○](孤平句)
    五言标准律句[○○][●●][○] 一字拗后:[●○][●●][○](孤平句


出现孤平,一定要在本句中补救;这就是所谓的“本句拗救”。按法则,偶数位置上的平仄是不允许变动的,只能改变奇数位置上的平仄来补救。补救如下:
    孤平句[●●][ ●○][●●][○]把第五字改拗,救三:[●●][●○][○●][○](合律)
    孤平句[●○][●●][○]改第三字改拗,救一:[●○][○●][○](合律)


这就是所谓的“一拗三救”指五言诗)和“三拗五救”指七言诗)之说。

从以上“拗救”后的句子中,反过来可以这样看:只要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平声字紧挨在一起,此句就不会犯孤平。有些书中,对“孤平”的定义并不准确,只要记住本文的概念就不会错了。犯了孤平一定要在本句中救,本句不救就没得救了!
    请注意!
仄声字收尾的句子不存在“孤平”一说,在仄声字收尾的句子里,即便句中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也不犯孤平。

3、避三连尾:
    “三连尾”包括“三平尾”、“三仄尾”。特别是“三平尾”在律诗中绝对不可出现。“三连尾”可以视为,由“标准律句”末尾的字拗了所造成。本句拗救如下:
   
    七言三仄尾:[●●][○○][●●][●]改五字为平救,变成:[●●][○○][○●][●](合律)
    七言三平尾:[○○][●●][○○][○]改五字为仄救,变成:[○○][●●][●○][○](合律

   
    五言三平尾:[●●][○○][○] 改第三字为仄救,变成: [●●][●○][○](合律)
    五言三仄尾:[○○][●●][●] 改第三字为平救,变成: [○○][○●][●](合律)

格律诗中,七言标准律句,第一字和第五字可以“拗”;五言标准律句,第三字可以“拗”,其它奇数位置上的字需要“拗”时,需要“联动”另一奇数位置上的字一起“拗”,才能避开“孤平”和“三连尾”;只有避开了“孤平”和“三连尾”的变格句,才是可以被接受的句子,这种联动关系就是“拗救”的本质。“拗救”的特点,则是以“拗”救“拗”。
对于仄声字收尾的标准律句:[○○][●●][○○][●]或 [●●][○○][●],因为是仄声收尾;故,没有“孤平”的问题。这种标准律句在变格时,只需避开“三连尾”即可。这种仄声
收尾的标准律句:七言的,一、三、五通常可不论;第七字拗时,必须联动第5字跟着拗,以避“三平尾”;五言的,一、三通常可不论;第五字拗时,必须联动第三字跟着拗,以避“三平尾”。
(用“奇变”法则,变格出的句子,只要不犯“孤平”和“三连尾”,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像五律中只剩下一个平声或仄声字的句子,因不犯“孤平”和“三连尾”,则属于可救、可不救的句式。)
以上便是律句变格的“通则”。由“标准的律句”按此通用规则变格出来的句子,即便其中有拗处,都是“准律句”;都算是“合律”(可救,可不救的“小拗”句,本文中算合律)。
如果要使格律做到更完美,尽管有些变格出来的“小拗”句可免强被接受,作者还是可以进一步地采用“对句拗救”的办法,使作品的格律从整体上更严稳。后面还会专门讨论“对句拗

救”。
    请记住!
    组合律句时,尽量不要让律句中的平仄,出现较严重失衡的情况。这也是用律的一个遵循原则。
由于“标准律句”只有平声和仄声收尾的两个句式,组成句子的规则又非常地简单,初学格律的朋友只需记住法则:“以标准律句为基准,奇可变,偶不变。避孤平、避三连尾”,即可
任意地组合“律句”了!此法则需加以练习,方得领会。按法则练习,最多用一天时间便可熟练。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0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格律诗的“格式”

格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就是通常说的“五律”和“七律”(以下简称律诗),前面已作了介绍。格律诗由八个“律句”(包括“标准律句”和“准律句”)按其“规定”的格式组合而成;分为上片四句,下片四句,相当于两个段落。段落中又分“联”;句与句,联与联之间又规定了“粘”和“对”的关系。

一、“联”
    律诗从上至下,都是由“成对”的两个律句组成的,成对的两句,称为“一联”。律诗分为四联,的第一联(1、2句)称为:“首联”;第二联(3、4句)称为:“颔联”;第三联(5、

6句)称为:“颈联”;第四联(7、8句)称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

二、“对”与“粘”
    1、“对”:
    此处所谓的“对”是指声律的“相对”并非指词性的“对仗”。律诗的每一联中,“出句”与 “对句”的音节,在平仄关系上,都要求形成对立(相反)的格式,就是“平对仄”,“仄

对平”。如:
      [○○] [●●] [○○] [●]
      [●●] [○○] [●●] [○]

由于“准律句”在奇数位置上的字可拗变,实际上,不可能在每个奇数位置上平仄都能“对”上;既然奇数位置上的平仄可变;那么,只能要求在偶数位置上的平仄“对”上就算合律。
如:
      [○○] [○●] [●○] [●] :(三、五字“拗”的准律句)
          2     4      6      (出句与对句在偶数位置上的平仄相反;为“不失对”)
      [○●] [○○] [●●] [△] : (一字“拗”的准律句)

   
  2、“粘”:
律诗的构成规则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这里的“邻句相粘”就是说:“联”与“联”之间都要相“粘”。与“对”相反,“粘”,要求在两联之间,偶数位置上的平仄要相同,就

是平粘平,仄粘仄。如:
         [○○] [●●] [●○] [△]
       [○●] [○○] [●●] [△]
           2      4      6      (两联间,偶数位置上平仄相同,为:“不失粘”)
       [●●] [○○] [○●] [●]
       [○○] [●●] [●○] [△]


律诗中不符合以上“粘”、“对”关系的,称为:“失粘”、“失对”,统称为:“格拗”。(注:上、下片之间,同属于两“联”之间的关系,也必须相“粘”)

三、对仗
   “对仗”是指出句与对句之间除了声律要“对”之外,组成句子的词性还要求相同。也就是两个句子间要形成“对偶”关系。对仗的两个原则: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

的词性与对句的词性相同,且两句对应的字不能重复。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九类:
  ⒈名词、⒉形容词、⒊数词、⒋颜色词、⒌方位词、⒍动词、⒎副词、⒏虚词、⒐代词
    对仗另要注意四点:
   (1)数词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数词。
   (2)颜色词自成一类。
   (3)方位词自成一类,如,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4)不及物动词常与形容词相对。
    格律要求:律诗中间的两联(颔联和颈联)须对仗,首尾两联不要求对仗。但也有变例,或颈联不对仗,尾联用对仗;首联也可对仗,但比较少见。绝句也可以对仗,但不要求对仗。


1、工对:
指工整的对仗,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旧时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类。除词性要相对、词类都要相对。  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宽对:
    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的要求要宽一些,一般只要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
    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比宽对更宽一些的,是半对半不对,用在首尾两联自然是可以的,颔联的对仗也不像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用在颔联也是比较常见的。


3、借对:
    也称为“假对”,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却又借用乙义而构成工对。除了“借义”,还有一种借对是“借音”。唐人时兴用此对。
(1)“借义对”,如:“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种含义为副词。另一种含义则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是数量词。这里用借“寻常”的数词含义来对“七十”;而诗中本意却是作为副词用的。
(2)“借音对”,如:“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清”借为“青”与“白”相对。又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这里是借“迁”音为“千”与“十”对。


4、“流水对”:
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单独看,意思不太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请注意!在对仗中,实词“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谓之“开合”。同义词相对,比一般正对更“劣”,看似工整,实为笨拙。同义虚词相对,则不为过错。诗中,偶尔用一对同义词也可,多则不宜。而出句与对句整个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为诗家之大忌。

四、格律诗的首句入式
    原则上,只要是“标准律句”或“准律句”,都可以被当作首句的格式。然而,格律诗选用何种首句,却比较关键;因为首句一旦确定,后面的句式也就只能跟着它,按“粘”、“对”

的关系写下去了。因为首句的句式决定了整首诗的格式,所以要慎重地考虑。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01: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语 于 2012-4-30 01:52 编辑
风语 发表于 2012-4-30 00:30

                            七律 *《咏雪》                 
                                                                                    风语
             冷浸寒香蕊破时,萦风白羽暖红枝。
                             飞从九夏天山远,落过三冬林海迟。
                           
                             一岁魂扬还旧梦,满天意洒又新诗。
                             银妆素裹峨眉赞,岩静长留花放琪!



****************************************************************************
意象注释:
盛夏之季,我曾站在天山之巅的一号冰川,望着大雪的飞舞;冬季,我在峨眉又见他与梅花相吻。雪从天上,从不为人知的地方;从遥远的天山飞到林海;在宇宙的时空,历尽沧桑,演绎着千姿百态;处处绽放着生命的美丽,散发着无尽的诗意!(本诗按平水韵)
发表于 2012-4-30 0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语,我衷心 佩服你
发表于 2012-4-30 05: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小丽 于 2012-4-30 05:50 编辑

谢谢风语分享!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12-4-30 07: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风语兄,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12-4-30 09: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仰望风语宝贝!{:10_657:}
发表于 2012-4-30 09: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语的诗读着真舒心,谢谢风语整理分享。
发表于 2012-4-30 15: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诗但不懂格律,随性诗一首献风语,请笑纳!

柔面拂纱沁心脾,无言无语灵相犀。
四季轮转相知伴,刹刹舞动性妙花。

狂风潇洒,柔风静谧,
丝丝缕缕,缠缠绵绵,
诉不尽对生命的爱意,
乘风炫舞,崖边探戈,
太极舞步,柔美刚毅,
风语,生命禅院美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3 09:41 , Processed in 0.0640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