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5|回复: 13

把握今生今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8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天老禅师带着两个徒弟,提着灯笼在黑夜行走。一阵风,灯灭了。
 
 “怎么办?”徒弟问。
 
 “看脚下!”师父答。
 

 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与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如同前世与来生,都摸不着。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当然是:“看脚下,看今生!”
 
 许多人都相信来生与前世。因为那让我们能对今生的不幸,用前世做借口,说那是前世欠下的。也又对今生

的不满,用来生做憧憬,说可以等待来生去实现。
  
问题是,哪个“今生”不是“前世”的“来生”?
 
 哪个“来生”不是“来生”的“今生”?
  
来生的缘,可以是今生结下的;来生的果,可以是今生种下的。前世的债,今生正在还。还不清,来生还得继

续。前世的缘,今生正在实现,好不容易盼到了,还不好好把握?
  
看脚下!看脚下!
  
有什么比脚下踩的地更实在?有什么比今生更直接?
  
今生都不积极地把握,凭什么瞻望来生?今生都不耕耘,凭什么盼望来生丰收?
 
 难道我们还要像不负责任的父母,欠下债,死了,等儿女还?打算今生欠债,来生还吗?
 
 还是勇敢地面对今生。今生债,今生了!连前世未还的债,也在今生了断。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7: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慧能传奇故事

六祖慧能传奇故事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本在北方范阳(今河北涿州)任知县的卢行瑫,因官场倾轧,被流放到了荒蛮之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他在龙山脚下落籍为民,娶当地土著女子李氏为妻,于贞观十二年(公元638)生下一子——慧能。

在慧能还很小的时侯,父亲一病不起。幼年丧父,孤儿寡母,心灵之苦难,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家境贫寒,又无劳力,饥寒交迫,小小慧能不得不过早挑起生活的重担——上山打柴,艰难度日。

他一颗幼小的心灵,饱尝人间冷暖,品尽世事辛酸,历经人生沧桑;同时,相依为命的母爱、童年伙伴的友谊,更让他体验到了人的情感珍贵。

一个人少年时期的经历,往往对其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童年的苦难,更是他生命力勃然喷发的动力源泉。正是这些人生阅历,使得慧能别无选择地产生了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对生命真谛的探索。于是,在艰难的生活中,他慢慢产生了悲悯众生、超越苦难、解脱人生的理想;他作为一个樵夫,在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里,敏感地体验、领悟到了自然法则的律动——所谓禅的智慧,就是生活的真实,自然的真谛。

于是,在二十二那年,他在卖柴时,偶然听人念诵《金刚经》,心身跃动,豁然开悟!在那位善士的资助下,慧能告别老母,离开家乡,踏上了北去黄梅,向五祖弘忍求法的道路。

在途径韶州曹溪时,慧能结识了儒生刘志略,与其义结金兰。正是这次奇遇,为其后半生的轨迹埋下了伏笔。

慧能跋山涉水,日夜兼程,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湖北黄梅东山寺。

黄梅双峰山,是大唐初期中国禅学的中心,也是禅风嬗变的策源地。从四祖道信,到五祖弘忍,五十年来,这里禅僧云集,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东山法门”。

弘忍一见慧能,师徒心有灵犀,机锋啐啄,颇为契合。然而,慧能少年时期的伙伴——后来的对手陈阿四(影空),已经在这里作了知客,再加上德高望重的神秀上座深得众僧的敬重,所以,慧能只能作为不入僧流的行者,被安排在碓房舂米——买苦力。

八个月之后,弘忍计划选择接班人,众望所归的神秀作了一首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认为他尚未明心见性,于是也作了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正是这首偈子,不但改变了慧能、神秀,以及往后千百万禅僧的命运,还一举改变了中国禅宗的发展方向——弘忍舍弃神秀,将衣钵传给了慧能。

慧能以一个行者的身份,得到了禅宗的法脉衣钵,一跃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当然有很多人不服气。五祖弘忍吩咐他连夜下山,离开了黄梅东山寺。与此同时,人品孤俊、道德高尚的神秀也离开了寺院,独自到湖北当阳玉泉山,离群索居,潜隐修行。

慧能下山不久,惠明与影空(陈阿四)带着满腔怒火的众僧追赶而去……

在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上,身强力壮的惠明首先追上了慧能。在慧能充满智慧的机锋点化下,惠明番然顿悟,反而拜倒在了慧能膝下。

慧能返回曹溪之后,在刘志略、曹善人等乡绅拥戴下,住进了著名的寺院——宝林古寺,为民众传禅解惑。

天有不测风云,数月之后,影空等人为争夺衣钵,追踪寻找到了宝林寺。为了置慧能于死地,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他们燃起了熊熊大火……

慧能以“灭尽定”的禅定功夫躲过劫难,被迫隐藏在深山老林,混迹于猎人之中。

十五年之后,在广州法性寺,两位僧人因风幡之动而争论,一位居士语出惊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师父的心动。”这位不同凡响的居士,就是隐居了多年的慧能。

东土耶,西土耶,菩提圣树灵根不二;风动焉,幡动焉,禅宗法要一脉相传。

于是,风幡之动,六祖归位——慧能在法性寺出家、受戒。与此同时,经过长期苦修,神秀也在当阳山悟透了最后的禅关。在时节机缘所迫、众多弟子强行推动下,他不得不住持在玉泉寺,开始授徒弘法。

一年之后,慧能第三次回到了曹溪,住持在宝林寺,演扬大教——顿悟禅法。从达摩面壁,到六祖顿悟,高扬“顿悟成佛”的大旗,一举改变了汉传佛教的格局:它标志着禅宗的真正诞生,标志着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从此,人类文明史上绽开了一朵最为璀灿的智慧奇葩——禅。

六祖的顿教禅法,与神秀的渐修禅要,一南一北,一顿一渐,交相辉映,共同将禅宗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神秀主动鼓舞下,他的数名弟子转而投奔了慧能。于是,影空等人心中产生了巨大恐慌,他们收买了一名武林高手,前来刺杀慧能……

慧能以慈悲心化解了杀手张行昌的凶残之气,使之放下屠刀,变敌为友。

     久视元年(公元700),武则天派遣特使,将神秀迎入京城。武则天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铁血女皇,竟然不顾君臣之别,倾万尊之躯,折金玉之体,匍匐跪倒在了神秀膝下……

     神秀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然而,他却推美慧能,说: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于是,武则天便派遣专使,来迎接慧能晋京。

     慧能深知,禅宗的生命源泉,在山林自然之中,在普通民众之中,所以,他以老病为由,委婉拒绝了皇家的诏请。

     武则天、唐中宗请不动的六祖慧能,却答应了韶州百姓的要求,到大梵寺为他们演说佛法。正是这个机缘,为中国思想史留下了一部光辉巨著——《六祖坛经》——慧能在大梵寺说法的记录。

     慧能晚年,韶北(今广东韶关)一带,乐昌、仁化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旱,慧能亲率弟子赶赴灾区,设粥场,抗瘟疫,救度百姓。在与自然灾害的殊死抗争中,影空终于觉悟了,含笑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八月三日,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圆寂于故乡的国恩寺,春秋七十有六,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度人无数。

慧能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的传奇依然在久久延续:

     其一,他的肉身不腐,至今依旧供奉在南华寺(由古宝林寺更名)内。

     其二,他所讲述的《坛经》,历千年而常新,光耀古今,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蔚然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奇观。

     其三,他所创建的禅宗,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璀灿的智慧结晶,影响了整个东方文化的格局,并且至今传承有序,现在,全世界汉传佛教的僧人,几乎全部属于禅宗……


发表于 2012-3-28 21: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恒德院长分享佛门故事。
发表于 2012-3-28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恒德院长分享佛门故事。{:8_415:}{:8_415:}
发表于 2012-3-29 06: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勇敢地面对今生。今生债,今生了!连前世未还的债,也在今生了断。”
就在今生成就!{:9_676:}
发表于 2012-3-29 06: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恒德院长分享六祖慧能的故事!
发表于 2012-3-29 09: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下悟道当下就得道,把握当下。
发表于 2012-3-29 10: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生多么重要!
发表于 2012-3-31 11: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最好
发表于 2012-4-1 17: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把握当下!谢谢院长启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11-1 07:06 , Processed in 0.0727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