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生涯 发表于 2013-11-5 08:10:32

【神传文化】系列故事

【神传文化】系列故事
【神传文化】谦虚卑恭 君子风范

      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字。沈元用平日里记忆力就很强,于是一再朗诵,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象没在意。
      沈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炫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肃王看了,就拿笔将所有的缺字补齐,又将沈元用四、五处错误的地方修正过来。改完后将笔放下,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一点点骄傲的神色都没有。沈元用既惊讶又佩服。
      俗语说:“千万不要夸口说我能胜过别人,其实别人胜我更多!”这实在是一点也没错啊!
      明代的理学家陈几亭说过:君子有两种羞耻。一是夸耀自己的长处,二是掩饰自己的缺失和不能。自己有长处要保持谦虚,自己不会的就要努力学习充实。他又说:君子有二种恶劣的习性。一是嫉妒人之所能,二是彰扬人之所不能。当别人做到时,应该像自己做到一样替人家高兴;当别人做不到时,要引以为鉴,以自己要做好的角度来着眼,舍去“我能,他不能”的高傲心态。
      明代另一位理学家王阳明训示儿子正宪说:现在人的病痛,大多是因为傲。千罪百恶,都是从傲上来的。傲则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肯屈就于人。你们为学,先要除此病根,这样才能有进步。傲字,反之则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不但是外貌卑逊,须发自内心的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的不足,真正能虚心接受别人。”
      所谓“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总是盯着、看重别人的缺点,且到处张扬,就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同时自己还会失德,这可不是君子待人处世之道。
      “江南才子”文征明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他生性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过错。有人想要把别人的过失告诉他,他必巧妙的转移话题,使对方无法说下去。他终生都如此。
      《易经》上有一卦,名曰“谦”,是专门说“谦”的道理的:“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大意是说:天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使他享福。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具备谦虚美德的人,居尊位,道德更加光明;处卑位,人们也难以凌越。君子靠着它能永远得到好结果。
      谦虚乃是发于心而行于外,不是靠做样子做出来的。并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出于内心的真实感情。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才甘为人下,并且从别人的长处中学习有益的东西,从而使自己更加完善。
      明朝江阴人氏张畏岩,学识渊博,善于诗文,在文人学士中颇有声誉。甲午年南京乡试放榜,榜上没有他的名字,他就大骂考官瞎了眼睛。当时有一道人在旁微笑,张于是迁怒到他。道人说:“相公的文章,一定做得不好。”张听了更是火冒三丈,怒叱他:“你没有见过我的文章,怎知道我写得不好呢?”道人说:“我听说写文章贵在心气和平,现在听到你在骂人,满腹牢骚,心气不平极了,文章怎么会写得好呢?”
      张畏岩感到他的话有道理,就向他请教。道人说:“一个人要考中功名,全得靠命,命不该中,文章虽做得好,也没有用的。你今后需要自己做个转变。”张问道人:“既是命定,怎么能够转变呢?”道人说:“造命的权,虽然在天,立命的权,还是在我;只要你肯尽力去做善事,多积阴德,什么福不可求得呢?”
      张畏岩说:“我是一个穷读书人,能做什么善事呢?”道人说:“行善事,积阴功,都是从这个心做出来的。只要常常存做善事、积阴功的心,功德就无量无边了。就像谦虚这件事,又不要花钱,你为什么不自我反省自己工夫太浅、不能谦虚,反而骂考官不公平呢?
      张畏岩听了道士的话,从此以后就压低一向骄傲的习气,自己很留意把持住自己,勿走错了路,天天加功夫去修善,天天加功夫去积德。
      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梦到一处很高的房屋里去,看到一本考试录取的名册,中间有许多的缺行。他看不懂,就问旁边的人说:“这是什么?”那人说:“这是今年考试录取的名册。”张畏岩问:“为什么名册内有这么多的缺行?”那个人又回答说:“阴间对那些考试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一定要积德,没有过失,这册里才会有名字。像名册前面的缺额,都是从前本该考中,但是因为他们最近犯了有罪过的事情,才把名字去掉的。”后来那个人又指了一行说:“你三年来,很留心的把持住自己,没犯罪过,或者是应该补上这个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爱,勿犯过失!”果然张畏岩就在这次的会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取好的方面作为我效法的榜样,其不好的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引以为戒,进而改正自己的缺失。”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由此可见,谦虚是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



【神传文化】诚实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作者﹕周晓辉

      古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统治时期,人们都被教导说话要诚实。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这都是孩子们首要学习的方面之一。后来成为波斯著名人物、并且是居鲁士大帝两位继任者的顾问和朋友的欧塔涅斯(Otanes)在小的时候,父母就常常这样告诫他:“只有懦夫才会撒谎。”“诚实是一种美德。你要永远热爱它。”
欧塔涅斯12岁时,父母决定送他去另外一座城市的著名学校学习。因为路途遥远且危险,欧塔涅斯的父母将其托付给了一个目的地相同的商团。在告别时,他的父母一再告诫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勇敢、诚实。

      一行人骑着马和骆驼上路了。由于天气炎热和道路崎岖,他们走得很慢。一天晚上,一伙强盗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商人们没有进行抵抗,而是交出了所有的财物。

      一个强盗来到欧塔涅斯面前,问道:“小家伙,你那儿有什么东西?”

      “四十枚金币。”欧塔涅斯回答道。

         强盗大笑起来,因为他从未听说过一个孩子身上有这么多的钱。“不错,那么你把金币放在什么地方了?”

      “在我的帽子里,衬里下边。”

      “哦,是吗?你的话我根本不相信。”说着,这个强盗打马冲向了那些富有的商人。

      很快,另外一个强盗又来到了欧塔涅斯的面前。“小家伙,听说你有金币?”

      “是的。四十枚金币,在我的帽子里。”

      “敢和强盗开玩笑,你真是个胆大的家伙。”强盗笑了笑也打马离开了。

      不一会儿,强盗头儿命人将欧塔涅斯带到他的面前,问道:“小伙子,你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欧塔涅斯答道:“我已经告诉了你的两个同伙,我有四十枚金币,藏在我的帽子里。但他们不相信我。”

      “摘下你的帽子。”强盗头儿命令道。

      欧塔涅斯摘下了帽子。强盗头儿撕开帽子的衬里,果真发现了金币。

      强盗头儿于是问道:“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金币?要知道,没有人会相信像你这样的孩子会有这样一大笔钱。”

      “如果我的回答不同,那我就是在撒谎。只有懦夫才会撒谎。”

      对于欧塔涅斯的话,强盗头儿十分震撼。他觉得过去的很多时候自己都是懦夫。于是他对欧塔涅斯说道:“你是个勇敢的男孩,你可以保有你的金币。骑上你的马,带上你所有的东西,我的人会护送你安全抵达目的地的。”

      可能连欧塔涅斯也没有料到,自己的诚实换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结果。

      古罗马知名作家西塞罗曾说过:“没有诚信,何来尊严?”中国古人亦有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或许欧塔涅斯对诚实的坚守,对当今普遍缺乏诚实守信的中国人而言也有某种启迪作用吧。


【神传文化】中国节日的道德信仰内涵
      现在过年有句话:“有钱没钱吃喝过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一顿,送送红包,商家利用过年進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无非也就是吃喝二字。民间用这种方式联络感情,官场上有不少人也利用过年给别人送礼请客,想达到自己的什么目地。很多人觉的,这个吃吃喝喝的年好像过的越来越没意思了。

      中国人过年已经过了几千年了,那么中国古人过年除了吃某种特定的食物以外,他们还做什么呢?

      今天请来了章先生,来给我们讲一讲古人在过节时的敬神敬天的内涵。

      主持人:章先生您好,说到中国的传统新年,很多人都知道,过年其实不是除夕那一天,而是前后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都在过年。在大年三十之前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呢?
      章:(录音)传统的中国新年是从腊月八日开始的,那一天都要喝腊八粥,这一天在佛教中实际上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喝腊八粥也是纪念这个日子。那么民间和寺院这一天喝这样的粥也是祈祷来年能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腊八过去之后呢,接下来就是过小年,就在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在传说中是灶王爷上天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过去在灶台上都贴一张灶王爷的像,灶王爷等于是一年到头在这一家监视这一家的一举一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民间要举行一个仪式叫作“糖瓜祭灶”,就是弄一些糖、瓜子呀祭灶王爷,祭完之后,把灶王爷的像烧掉,这个意思是,灶王爷这一天要上天去汇报这一家人一年到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我们过去听过一句话,叫作“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大概这么一个意思。祭灶王爷呢,其实是中国崇尚“头上三尺有神灵”这样一种观念。灶王爷像烧掉之后呢,大年三十再请一张新的灶王爷像,再把它贴在厨房的灶台上。因为你每天都能看到灶王爷嘛,所以就是对自己有一种约束。

      主持人:那么在除夕这一天晚上人们都做什么呢?
      章:(录音)腊月二十三过去之后呢,最盛大的就是在除夕这一天晚上。这一天有很多仪式,比如祭神哪,包括长辈给子女压岁钱哪,子女向长辈磕头请安哪等等。还有一些接神的活动,比如接福神哪,接喜神哪、财神哪、贵神哪,都是有这样一些仪式。
      现在我们觉的过年就是大家在一起吃饭哪、团圆一下,互相之间说一些吉祥话,甚至是把它当作一个娱乐的节日。其实传统的过年固然有很喜庆的一方面,但是同时也有它庄严肃穆的那一面。比如说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到了冬天的时候,因为春天要播种,夏天要耕耘、秋天要收获,都比较忙,到了冬天的时候,农活儿比较少,所以等到过年的时候,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叫作“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很多人在这个时刻也是在反省自己过去一年中的所做所为,为新的一年的到来祈祷。

      主持人:以前人们过年的时候都要祭祀祖先的牌位,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祭祀呢?
      章:(录音)这种祭祀呢,实际是供祖先牌位,对祖先的这种仪式,也是表现一种对祖先传下来的道德的一种承传。儒家有一种说法叫作“慎终追远,明德归厚”,追远的话,就是追溯远古的祖先,慎是谨慎的慎,终就是表示结束的那个终。“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是论语上的一句话。
      通常有一个说法叫作人心不古。为什么叫人心不古呢,现在的人也都相信古代的人是人心比较淳厚的,人心不古就是我们离传统的道德越来越远。中国到了过年的时候,祭祖呀,包括孩子向祖先的行礼呀,向长辈的行礼呀,实际上并不仅仅表现一种对长辈的尊重,或者是对年龄大的人的一种尊重,它表现的是一种对古代传下来的道德的传承。所以论语上的这句话讲的就是:如果你能够追溯祖先的道德的话,那么老百姓的道德就会变的很淳厚。明德归厚就是这样一个意思。那么除夕的时候绝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大家在一起吃好吃的什么的,它有很庄严肃穆的那一面。

      主持人:过了大年三十并没有过完年,那么这之后还有什么过年的节日吗?
      章:(录音)过了除夕之后呢还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就是正月十五,传统新年是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也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元宵就行了。因为正月十五的来历有两个,一个是相传道家有一个“天关大帝”,(正月十五)相传是“天关大帝”的生日;所以这一天吃元宵是跟“天关大帝”的生日有关系的。
      到了汉朝的时候呢,有一个皇帝,汉明帝,他是汉朝开国皇帝的儿子,这个人非常崇信佛法,中国的佛法就是由他来引入中国的。东汉初年的时候,当时把佛经驮到洛阳,建白马寺,这个人就是汉明帝。他就下令正月十五这一天全国放灯。因为佛教中他们觉的佛法是光明的象征,传佛法的话,他们管它叫传灯。所以汉明帝就下令在元宵节这一天全国点灯,象征佛法能够非常光明、非常光耀的在世间,这样元宵节就成了一个灯节。这个都是从汉朝的时候开始的。
    我们看到传统新年,从腊八开始,就是从纪念释迦牟尼成佛开始,到元宵节放灯,灯节结束,这个过程中都是表现了一种对神的尊敬,对祖先道德承传的这样一层意思。

      主持人:除夕前后的几个节日都有敬天敬神,推崇道德的内涵,那么其他节日也有这样的内涵吗?
      章:(录音)当然是这样,其实中国传统的节日都是跟敬神有关系的。比如说元宵节过去之后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我们知道是祭祖的。这个跟我们刚才谈到的到了过年的时候祭祖是一样的意思,内涵是很相近的。
      接下来就到端午节,端午节我们都知道是赛龙舟呀什么的,有人说是祭祀屈原,当然也有人说是跟民间的龙神崇拜有关系的。
      过了端午节之后呢,最重要的节日就是中秋节了。相传起源于周朝,周天王每年到中秋节的时候都要祭月,拜祭月神,这样就留下了在中秋节赏月的习俗。
      当然还有冬至,冬至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因为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应该说是阴最盛而阳最衰。但是中国古代,如果你要看太极图的话,就是中国古人认为,如果阴到了极点的时候,阳就要生出来了,过去有一种说法,“冬至一阳生”,就是到了冬至这一天的时候,尽管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但是这个时候也是阴渐渐削弱、阳增长的时候,所以这一天皇帝要到天坛去祭祀。
天坛有一个殿叫作“祈年殿”,我们现在叫“过年过年”,很多人不知道过年什么意思,年的真正意思叫作“五谷大熟”,就是希望整个农业有一个好收成的意思,所以天坛有一个殿叫作“祈年殿”。
      这个“祈年殿”不光是每年来祈祷,皇帝要到天坛这个地方拜祭农神、拜祭天地,他们祈祷来年能风调雨顺,这样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所以冬至这一天是皇帝到天坛祭天的时候。如果我们要历数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话,都是跟一些祭祀呀、敬神呀,或者是跟祖先的道德的传承有关系的。



【神传文化】张良修炼成仙的故事(图)
  张良,字子房,汉初大臣。因为他在推翻秦朝暴政后,对灭楚兴汉有功,刘邦称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张良不慕名利,不贪享荣华富贵,放下这既得利益,去认真修炼,最后成仙而去。在《仙传拾遗》这本古籍中,有一篇文章《张子房》,叙述了这一事实。



圮桥進履的故事

  张良幼时,路过下邳地方的圮桥,当时风紧雪大,他遇到一位老人,把鞋掉到桥下,老人对他说:“小孩,去把鞋子给我取上来!”张良毫不迟疑的下桥取了鞋,恭敬的交给老人。老人伸出脚,要张良替他穿上,张良“神意愈恭”,老人笑道:“孺子可教也!明早来此,当有所教。”

  第二天,天刚亮,张良到了那里,老人早来了,说:你比我后来,“未可传道。”这样一共三次,最后一次,张良先到。老人满意了,以书授之,说:“读此当为帝王师。若复求吾,乃谷城山下黄石也。”后人称此书为“黄石公书” 。

  张良读了此书,变得很有智慧,善于应对变化多端的形势,能够驾驭各种局面。不仅如此,张良还用此书,“修之于身,能炼气绝力,轻身羽化。与绮里季、东园公、角里生生、夏黄公,为云霞之交。”(这是叙述张良用此书,指导自己修炼,达到了气力无比,轻身羽化,能进入另外空间,并与数位神仙交往的殊胜境界)

  《仙传拾遗》中的那篇文章最后讲,张良后来去世,埋在龙首原。赤眉军造反时,有人盗他的墓,只见到一个黄石枕,那石枕迅速变化,飞走,就象流星一样。墓中没有张良的尸体与衣帽等物。

  张良升仙后,做了太玄童子,在太清界伴随太上老君。他的孙子张道陵,后来也得道成仙,张道陵在去昆仑山朝见西王母时,张良也赶去了。那篇文章中,还有另外一些内容,兹不赘述。

  张良在功成名就之后,抛下一切荣华富贵,选择修炼。从张良成仙升天的美妙殊胜的结果来看,张良确实是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正是:

人生百年如汤煮,生老病痛难尽数;
万贯家财弄到手,到头还是一抔土。
 不如修炼升天去,了却尘世万般苦!   



【神传文化】一念之差,误六百年



  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752),在二十岁时,还没有认真读书。他住在东都洛阳,好游猎,喜鹰犬。常用双手倒立,两脚朝上靠墙歇息。某日忽遇一道人,对他讲:“郎君虽善此,然忽有颠坠之祸,则后悔不可及!”李林甫立刻恢复正常身姿,表示从此以后修身恭谨,不再干这些不上进的事。道人对他讲:“我游历人世五百年,才看到你一个人有仙缘,修炼圆满后,可白日飞升而去。如果不愿修炼,可做二十年太平宰相,大权在握。你回去考虑,愿意选择什么?三天后,来见我。”
  到了那天,李林甫来告诉道人:“我是皇帝宗族的青年,自幼豪侠。如能做二十年宰相,大权在握,不愿用白日升天去换啊。主意就这么定了。”

  道人听他这样讲,非常难过的说:“五百年才见到一个人,就这样贪恋人间权贵,把机会错过了,可惜呀可惜!”

  李林甫后悔了,想改过来。道人讲:“人的第一个念头最重要,你先说出的这个愿望,众神尽已听到,不能改了。”

  道人嘱咐他:“你做官期间,应该多积阴德,广泛救助他人,不要枉杀好人,千万不可行阴贼之事。如此,三百年后,我再教你修炼,还可白日飞升。”李林甫答应了,匍匐泣拜,与道人告别。

  李林甫不久以后,果然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当上了宰相。他为人机巧多谋,口蜜腹剑,深得唐玄宗的宠爱。他兴起大狱,诛除异己,冤案连连,百姓苦不堪言。

  忽然有一天中午,道人到了他的宰相府中。李林甫一见,恍然大悟,这不是当年教导我的前辈吗?他惭惧至极,手足失措。再想起“二十年宰相”的话,时限现已来到,可是自己应承下来的教诲,却丝毫没有实行,心中好象得了一块病,急忙向道人跪了下来。

  道人说:“当年我要求你做的,你口说依从,行动上并未做到。我让你多行阴德,你却甚为阴贼,枉杀好人。天帝明察秋毫,谴惩令人可畏呀!”李林甫听了叩头不止。

  李林甫把道人安排到豪华的宾馆里歇息,晚上问道人:“当年听您讲,我三百年后,还有升天的希望,这以后还能行么?”道人回答:“你的所作所为,违背天道,会有所贬抑。需要再加三百年,总共六百年后,那时才有可能。”李林甫后悔莫及。(事据《逸史》)

  此事留给后人的教训是多方面的。首先,任何一个人,一事当前,都不可贪官恋权。一个贪官恋权的人,如果真是当上了官,手中有了权,他必然得官心喜,见权手痒。因为他的思想基础就不正,出发点就错了。有一位外国政要,当选为总统后,心存忧惧,跪在本国地图前,祷告上帝,请求上帝保佑他勤奋谨慎,为国为民,多做好事,少犯过失。绝没有像中共官员,得官或升官之时,欣喜若狂,摩拳擦掌,赴汤蹈火,大贪一场的那种心情。

  其次,当一个贪官污吏,为非作歹,不仅害国害民,而且也害了自己。李林甫后来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后悔莫及,向道人叩头不止。这时他想起了修炼,已经太晚了。




注:如需转载,请全文一起转载。

               清音一曲天上来
               祝福未来再清源
               昭昭日月我心明
               朗朗乾坤汝眼慧


【神传文化】音乐的震撼

  琴、棋、书、画是中国自古以来谦谦君子必须掌握的四种技艺,古琴是古代君子随身携带必备的乐器,是圣贤和君子的象征。古琴音乐融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反映一种清和淡雅、温柔敦厚的风格,追求宁静高远的境界。古人注重操守,凡事讲求用心,学琴弹琴的故事往往给世人以启迪。
  春秋时郑国的师文想学弹琴,他听说著名的乐师师襄在弹琴的时候,鸟儿能踏着节拍飞舞,鱼儿也会随着韵律跳跃,心中十分向往,于是来到鲁国拜师襄为师。
  师襄教师文调弦定音,可是师文的手指十分僵硬,学了三年,竟弹不成一个乐章。师襄对他说:“你还是缺乏悟性,学琴不够专心。”师文说:“我并不是不能调好弦、定准音,也不是不会弹奏完整的乐章。然而我所关注的并非只是调弦,我所向往的也不仅仅是音调节奏。我的真正追求是想用琴声来表达我的心声啊,在我尚不能做到使音乐发自于内心,再感应到乐器(内得于心,外应于器)的时候,我还不敢放手去拨弄琴弦。请老师再给我一些时日,看是否能有长进!”
  师文静下心来,每日潜心学习,用心体悟音乐表达的意境,不断完善修养。过了一段时间,又去拜见师襄,师襄问:“你的琴现在弹的怎样啦?”师文胸有成竹的说: “得心之矣,请让我试弹一曲吧。”师文开始拨弄琴弦,他首先奏响了属于金音的商弦,使之发出代表八月的南吕乐律,只觉琴声挟着凉爽的秋风拂面,草木都要成熟结果了。
  面对这金黄收获的秋色,他又拨动了属于木音的角弦,使之发出代表二月的夹钟乐律,随之又好象有温暖的春风在耳畔回荡,顿时引来草茂花荣,好一派万象更新的春天景色。
  接着,师文奏响了属于水音的羽弦,使之发出代表十一月的黄钟乐律,不一会儿,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冻,一派肃杀景象如在眼前。
  再往下,他叩响了属于火音的征弦,使之发出代表五月的蕤宾乐律,又使人仿佛见到了骄阳似火,坚冰消释。
在乐曲将终之际,师文又奏响了五音之首的宫弦,使之与商、角、征、羽四弦产生和鸣,顿时在四周便有南风轻拂,祥云缭绕,恰似甘露从天而降,清泉于地涌出。
  师襄高兴极了,称赞师文说:“你的琴弹奏的太美妙了!使人有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师文后来成为郑国的一代乐师。
  师文学琴的故事说明:无论学习任何技艺,不是光凭外在的技巧,而是在于领悟内涵。要像师文那样深究其理,矢志不渝,提高修养和悟性。音乐艺术之高超,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在于“得心应手”。形而下者,人人可达;唯形而之上的道,不是非常之人,就无法体会出这个非常之道。古琴的意义,远远超越了音乐,成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表达出道德内涵,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而产生的共鸣,是人们在用纯正、美好的心灵感化四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朋友在研习古琴,希望她能看到并能有所启发!


【神传文化】范景文忠于职守

  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坚守道德和节操。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气节,千百年来涌现出很多讲品行、保气节的仁人志士,明朝的范景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他以名节自励,从不收人贿赂,遇到有德才的人反而无私相助。对于亲朋好友登门相求,他一律谢绝说:“若是有利国利民的好事,我自会关照你们,若是自利肥私的小人之事,恕我不能从命。”他在府门上书六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被人称为“二不”公,百姓们都十分仰慕他。一次,当地发生饥荒,范景文舍出全部家财赈灾救民,他诚恳的对百姓说:“都放心收下吧。你们乃我衣食父母,我一切衣食所用皆你们所赐,我施予这些实在是应该的。”
  范景文任吏部尚书时提出了“三当”:“天地人才,当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当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下万世共之”,成为当时的名言,意思是要爱惜人才、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他大公无私,提拔了很多贤良之才,使千疮百孔的明朝曾一度“群贤登进”、“景文力为多”。一时贤士皆得重用,小人怨恨。有人对范景文说:“你掌权不为己,无权无势时何以为靠呢?”范景文回答说:“为国选贤,乃朝廷大计,若存私心,害国害己,祸大难料。我并非讨好贤士,也不是故意和小人做对,此乃职责使然啊。”
  魏忠贤擅权时想拉拢范景文,但范景文从不买帐。一些人劝他说: “你不投靠魏忠贤,今后怎么办事啊?!”范景文坚决拒绝。他对家人说:“如今奸人当道,与其同流合污只能使自己背负骂名,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我知道自己难以立足朝廷,但求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于是主动辞官,不少人替他惋惜,范景文对他们说:“如果一个人为了私利而丧失人品,这是很愚蠢的。我虽失去了官职,却获得了自由,良心得安,我真的非常坦然。”
  崇祯即位后,铲除了魏忠贤等奸党,任范景文为河南巡抚。崇祯二年,皇太极领兵进攻,范景文率军进京勤王,他对手下的将士说:“一国之兵,如不能保境安民,便是与贼无异。我希望你们都能严格自律。”史称“京师戒严,四方援兵多剽掠,独河南军无所犯。”路上有百姓给范景文送来了香茶,范景文接过香茶恭恭敬敬倒在了地上,说:“将士们在冰雪风霜之中奔走,来赴国难,冻裂了嘴唇冻伤了指头,一勺水都喝不到嘴里头。我怎么能在这里喝香茶呢?感谢你们的好意,我把这香茶祭献给大地吧!”将士们听了,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范景文后因政绩突出,授任太常少卿,内阁大学士。他一如既往,忠于国事。一次,他向崇祯帝进谏,不想崇祯十分不快,有人劝阻他,范景文却一再进谏,他对崇祯说:“奸党横行之时,尚有人不怕死难,主持正义。如今陛下英明,臣自不敢为惜己身,让陛下有所差错。”崇祯听后感慨的说:“只有你这为国尽忠之人,方有这般胆量啊!”清军入关后,明朝大势已去,范景文感到自己身为大臣不能为国家出力为天子分忧,深深愧疚。京城陷落,传闻皇帝驾崩,范景文叹息道:“不知圣驾所在,只有以死报国。”于是投井殉难,成为内阁辅臣中唯一的殉难者。
  有气节的人令人钦佩,因为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为了维护正义,在逆境压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出高尚的人品。气节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坚守,君子慎其独也。当今社会风气一落千丈,呼唤“气节”和道德良知已成为当务之急,做人就要做有人格有品质的人,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神传文化】卖米成仙


李珏,唐朝广陵江阳县人氏,为人正直勤谨,严守本份。他家世代在城里以贩卖粮食为业。他十五岁时,父亲因事外出,从此让李珏掌管米店的生意。

有人来买粮时,李珏便把升和斗都交给买者,让其自己称量。而且无论当时粮价的贵贱,一斗粮只赚两文钱的利。日子久了,衣食却很丰足。父亲感到奇怪询问他,他以实相答。父亲说:“一般米店,都是大斗买进,小斗卖出,用来赚取厚利。我是进出同用一斗,已算不错了。你却把升斗交人自量,胜过我。如此竟能丰衣足食,可见苍天有眼,暗有神护。”

李珏八十岁了,仍以此为业。后来有个丞相也叫李珏,来淮南兼任节度使。李珏为避同名,便改名李宽。李丞相有一夜做梦,来到“华阳洞天”,那里鲜花烂漫,楼阁连绵。李丞相见有石壁光滑莹洁,名为仙籍榜,上刻金色大字,竟有李珏的名字。李丞相看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自己做官期间做善事的福报,自己将来必定会成为仙人。此时有二位仙童,

从石壁两侧出来,说:“这个李珏不是你丞相本人,而是你管辖下的一位江阳百姓。”

李丞相在江阳县内多方寻访,终于打听到李宽原名就是李珏。于是李珏便虔诚恭敬的前去拜访求教,希望能学

到李宽的道术。李宽告诉他自己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道术,只是把自己是如何的买卖粮食详细告诉了李丞相。李丞相听后,慨叹道:“你任人自行量米,多年如一日,看是小事,实是难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积阴德,不可及也!我从这件事悟得:人世间一动一静,一食一息,天尽知之,皆有报应。如能行善积德,即使贫贱,神明也会护佑他,而且会名列仙籍,以警示鼓励世人。”在李珏的再三恳求下,李宽又教了他一些修真养性的方法。

李宽活到百岁,仍然轻健爽朗。死后三日,人们听到其棺材有裂开的声音,打开一看,只留下衣冠,但人却凭空消失了。原来李宽已经尸解成仙了,想必是到李宰相向往的神仙洞府中去了吧。

正是:不怕吃亏不吃亏,不耍聪明最聪明。平凡之中出奇迹,名列仙班见精神。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文献中留下数不清的关于信神修炼的故事,可以说修炼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可缺省的一部分。没有古人信神向善而带来的平和、知足、感恩的心态,就不会有数个历史盛世和大唐天朝的辉煌。可后来我们却把修炼当作了神话传说……◇



【神传文化】天灾人祸,是神在警醒世人

清代袁枚,字子才,著有《新齐谐》一书,书中有《裘秀才》一文,颇有现实教育意义。现译述如下:


江西的南昌地方,有一个姓裘的秀才。夏日炎热,他到土地庙里乘凉。见庙里寂静无人,就把衣服脱得精光,渐渐的入睡了。醒来后,回到家中,便大病了一场。

    裘秀才的妻子,认为丈夫的病是裸睡寺庙,侮辱了土地神所致,便买了酒肉、香纸,前往庙中供奉,谢罪。裘秀才的病,立刻就好了。裘秀才平时为人,独断专横,听妻子这么一讲,不仅不感谢妻子为自己向神谢罪除疾,反而骂妻子多事。

    他愤然写了一篇文章,状告土地神诈骗酒食,致人以病。并把这篇文章,到城隍庙里烧化:向城隍神告发土地神。过了十天,寂然无声。裘秀才觉得毫无反响,这是城隍神不理会他。他更加生气,又写了第二篇文章,指责城隍神不负责任,纵容下级官员贪赃枉法。把这篇文章,又拿在城隍庙里烧化了。

    当天夜晚,裘秀才做了一个梦,梦见城隍庙的墙上,贴了他写的第二篇文章,城隍神在他的文章后面,批示道:“社公诈人酒食,有玷官箴。着革职。裘某不敬神明,多事好讼,发新建县责打三十板。”

    裘秀才醒了以后,心中疑惑,以为自己是南昌县人,纵然受责罚,也不会到新建县去挨板子。这个梦,未必灵验。

    过了两三天,忽然下雨,雷声隆隆,一个炸雷,真把那个土地庙炸毁了。裘秀才这时,心里害怕起来。他下决心不远行,坚决不到新建县去,以免挨板子。

    有一天,江西巡抚的阿公,到庙里进香。被仇人打伤了额头。于是,众官齐集,严查凶手。裘秀才听说了这事儿,十分好奇,急往庙里去看热闹。新建县令见到他,喝问:“你是何人?”裘秀才一时慌张,变得很口吃,讲不出一个字来。新建县令更加生气,立即下令:“当街责打三十板!”打完后,逐走了事。

    笔者写到这里,想起一位圣哲所讲的话:人世上的一切天灾人祸,都是神的安排,意在警醒世人,告诫世人要弃恶从善。天上的众神,在关注着世上的一切。善恶有报,从古到今,都确凿无误。人们应该自警自律,自谦自处。



【神传文化】
相传,汉字是神传给人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工具,从构成的角度来看,它也不仅仅是象形,它其实有很深的道德内涵,汉字本身的结构里已经包含了什么是“道”与“德”,什么是“对”与“错”在里边了。举例说:道德这个“德”字,就代表着古代中国人对传统道德的理解。

“德”字是由“双人旁”、“十”、“目”、“一”、“心”组成。左边的双人旁,就代表人的大腿、小腿、脚,引申为人的动作、人的行为。右边是“十目一心”,我们先说这里边的“一”字。我们现在都把“一”理解为数字,认为一就最简单了。实际上这个数字最复杂,在《说文解字》里对这个字的解释最多,里面谈“一”是什么呢?“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所以这个“一”它是万物之祖,是一切东西的始祖和本源。从一中派生出阴阳、派生出天地。

所以这一横实际就把天地分开了,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而“十”就是“十方世界,四面八方”。所以大家看这个“德”字很有意思,在一的上面的“十目”就是说满天是眼。“一”的下面的心,当然就是人心,所以老天的眼睛看着人的心。过去有一句话“三尺头上有神灵”“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就是说老天的眼到处都是,满天的眼看着地上。

这就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什么是“德”,就是不管有没有人看着你,有没有法律追究,你的行为都对得起天地才是真正的“德”。所以这个字的结构里就有很深的道德含意在里边,而在学字的过程中,通过这个字他就能够得到教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会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拼音化的文字显然就没有这个作用了。

虽然“德”字与其它许多汉字保留了过去的写法,然而在中共绝对唯物论、无神论的灌输下,很多人早已不知什么是“神目如电”什么是“善恶有报”了。也就渐渐的失去了传统的道德标准、失去了民族的根。要想重新复兴我华夏文明,唯一途径就是重新认识古代文化,恢复重德修身的传统文化。◇


【神传文化】见利思义

张士选是五代时期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叔抚养长大,叔叔待他像亲生儿子一样。
叔叔有七个儿子。在张士选十七岁时,叔叔准备将家产分为两份,同张士选一人一份。张士选却要求分成八份,分给叔叔的七个儿子一人一份。叔叔不同意,但张士选执意请求,叔叔没办法最后也只有依从他了。
张士选这一年进京参加考试,与二十多位考生住在一起,有位看相的人指着张士选说:“能在这次考试中高第的,只有这位少年啊!”一起赶考的考生都不服气,纷纷斥责这位相士胡说。相士道:“他的文章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我看到这位少年是位高德之士,必定会高第的!”等到揭榜,果然只有张士选一人高中。
张士选在利益面前懂得退让,可以说是“见利思义”,由此可见他的道德修养之高。他最后能够功成名就,更是得益于他的人品啊。
现在很多人恰恰是“见利忘义”,在利益面前喜欢争斗,殊不知当得到了自己不该得的东西,却失去了最高贵的道德和人格。◇


【神传文化】高中状元 正直不欺


孙承恩是清朝常熟人,他的弟弟孙旸于丁酉年乡试中举,后来因犯罪被放逐边疆。

顺治戊戌年,孙承恩参加了考试,在大殿唱名的头一天晚上,顺治帝边阅读孙承恩的考卷,边赞叹说:“克宽克仁,止孝止慈。”对他赞赏有加,但拆开考卷一看考生的籍贯,怀疑是不是同那孙旸是一家人呢?于是派学士王熙连夜疾驰出皇宫找孙承恩当面查问。

学士王熙先前就与孙承恩交好,他将事情前因后果告诉了孙承恩,并问他:“现在你的前途就取决于我的一句话,我回去应怎么上奏呢?”孙承恩想了一会儿,断然说道:“是祸是福这是命中注定的,我不能欺君,也不能不认自己的弟弟。”他希望王熙能回去如实禀报。

王熙叹息着上了马,又回头问他:“你不后悔吗?”孙承恩说:“虽死无悔。”王熙疾驰而回,顺治帝正秉烛以待,王熙如实将事情回禀,顺治帝对孙承恩的正直不欺非常嘉赏,于是孙承恩被定为头名状元。

诚实正直,这是一种的难能可贵的美德,难怪顺治帝能为此回心转意,大施恩赏了。◇








【神传文化】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这则成语指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它来源于《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唐睿宗时,朝廷中有个监察御使叫陆象先。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办事干练,敢于直言,皇帝很器重他。可是,有一次他触怒了皇帝,被贬到益州任大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

陆象先到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劝他说,“这里的百姓十分愚顽,很难管教,你应该用严厉的刑罚建立自己的威望。否则,就没有人怕你了!”陆象先听了,摇摇头说,“老百姓的事情在于道德教化和治理,这样才能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他们便会服从你,为什么要用严刑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呢?”

于是,陆象先用自己的一套办法来治理益州。有一次,一个小官吏犯了过失,陆象先只是训诫了他一顿,劝他以后不要重犯。而一个属下认为处理太轻,应该用棍子重重责打一顿。陆象先严肃地对他们说,“人都是有感情的。我责备了他,他难道会不理解我的话么?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难道你就没有责任么?如果一定要用刑的话,应该从你开始。”那个属下听了,满脸羞惭地退了下去。

后来,陆象先果然把益州治理的很好,百姓生活安定,官吏也十分佩服他。

陆象先曾多次对他管辖的官吏说,“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是一些见识浅陋的人,平庸无能之辈,自己骚扰自己,结果把一些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办糟了。我认为如果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后就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如今,各种社会问题百出,人们忘记了先贤的教诲,不从道德人心上找原因,而一味地制定各种法律规定,想以此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就好像舍本逐末、缘木求鱼,而适得其反呀!◇

















【神传文化】苦竹

有一根竹子,苦苦地发出怨言,因为匠人要在他身上穿几个洞,匠人手里拿着尖锐的刀子,仍然削刻,并不听那竹子的诉苦声。他要用竹子做一支箫,不能中途停止。他对竹子说:你这根愚笨的竹子,你身上若没有这些洞,你不过是一根普通的竹子而已,这些洞好像是使你受伤,但它们会使你成为一支箫,从你身体里发出来的声音,将使许多人的心灵得到温暖。我的削刻正是成就你,使你成为有价值有用途造福世界的乐器啊!




纵观历史,很多伟人,其背后都藏了许多失败的经验、苦闷与辛酸,饱尝人间苦涩、羞侮与折磨。论其事迹,大多得经过一连串的失败,而成功是属于最后一章的。

《圣经》有句名言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粒来。”要让生命更具意义,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好比瓷器上的画,必须要经过火烧,才能永久存留;山岭上的香柏树,必须经过疾风的摇动,才会扎根更深;麦子必须磨碎,才能做成面包;泥土必须耕耘,才能适于下种;圣哲之所以能成正果,也要经过一桩桩艰难才能有成的,甚至是由血汗生命编织成的。

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即使碰上墙壁、踢到石头,也别气馁、别灰心。黎明之前的一刻,正是我们即将成功的时刻,只有身处患难之中仍不变其志不改其心,才能走上光明的成功大道。

***********************************************************


  这篇文章算是一篇励志篇吧,用以激励自己.可能是年纪有些大了,看到接触到了更多的虚假,权钱交易,不择手段,心想要保持住自己的一份纯洁和正直,看到一篇苦竹,全当是自励吧!



知識份子的道德和气节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时,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维护正义,揭露社会时弊,以文言志,反映出知识份子所应有的使命感与道德良知。
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就已经沦陷在金兵手中。他童年时祖父常给他讲北宋灭亡的惨痛历史,并带着他登上高山,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辛弃疾目睹了百姓的流离失所和被压榨的痛苦生活,从小就立下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他博览群书,文才出众,又习武艺,渴望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檄”。

在金朝完颜亮再次大举南侵时,二十一岁的辛弃疾组织起了一支两千多人的抗金义军,并与济南耿京抗金义军汇合。辛弃疾写表率众归宋,他亲自将表章送到建康,宋高宗欣然接受了这支抗金队伍。辛弃疾北归途中得知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谋杀,张安国带金兵已冲散义军。辛弃疾非常着急,他率领五十多人闯入五万人的金营,生擒张安国,义正辞严的说动上万士兵反正,押解张安国回到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轰动南宋朝野,名声远播,“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天子为之赞叹不已”(洪迈《稼轩记》)。

辛弃疾授职承务郎,面对国土沦陷、生灵涂炭,他不顾官职低微,多次上表。他写的《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字字珠玑,对世事局势进行严谨的剖析,提出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具体策略,并阐述了内修德政、广开言路等治国安民之道,这些对当今社会政治仍然有深远影响。他的建议受到百姓称赞,广为传诵,却未被腐败和畏缩的朝廷当权者所采纳。

宋孝宗即位后,任辛弃疾为潭州知州兼安抚使,让他镇压当地盗贼。辛弃疾首先上疏朝廷反映民间疾苦:“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希望朝廷深思致盗之由,讲安稳民生之策,无徒恃平盗之兵。”这个札子获得宋孝宗诏奖。辛弃疾接着奏请创建湖南飞虎军,打算以此作为抗金力量,得到朝廷允许。民众参军踊跃,纷纷主动资助,盗贼不解自散,迅速成立了二千步兵、五百骑兵的飞虎军队伍。这支队伍在抗击金军中立下赫赫战功,四十余年犹为劲旅。

辛弃疾才干出众,但他刚正不阿,多次拒绝权臣韩胄请写作文,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受到权臣排挤而遭贬,但他仍继续写文宣传抗金主张。他很佩服弘扬德政的理学家朱熹,朱熹体恤百姓,支持抗金,后因抨击韩胄而被罢官,其理学被诬陷为“伪学”。朱熹死后,朝廷严令禁止其朋友、门人到考亭会葬,辛弃疾义无反顾,不怕株连,亲去祭奠并作祭文:“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他用杜甫的诗称颂朱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表现出他在是非面前的明确选择和做人原则。

辛弃疾一生写了大量诗文,在已收录的宋词中,他是词作量最多的词人之一。他写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描绘了将士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他写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表现出“试手补天裂”的勇毅和豪迈,他写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写出了面对流逝岁月抒发报国之志的感慨。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他的词作之所以光照千载,在于他反映了所有爱国志士的共同心声,在于他无论自己处何逆境,都能够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沧桑的兴亡轮回中,无数仁人志士坚守着道德和节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傲岸风骨和浩然正气,就凭着崇高的道德和气节,我们的民族才能够在风浪里拨开云雾,继续前行。今天,社会风气在急速的下滑,有多少文人受名利驱使而成为说假造假的御用文人,又有多少人为了一己之私而违背了天理良知,让我们履行匡扶正义的天职,坚定为善的意志,勇敢承担起维护真理的使命!





【神传文化】改过宜勇 迁善宜速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过迁善,所以他才伟大而英明。

首先对别人提意见持何种态度非常重要,“闻过则喜”是历代先贤们所推崇的。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君主,为后世做出了楷模。他鼓励进谏,对于指出自己错误的人,也给予包容而不是责备。在大臣们提出意见或指出其过失时,他总是诚恳的说“卿所言诚有理,是吾思之不熟。”当大臣们听到有人对皇帝的指责是错误的,就对唐太宗说:“他这个指责是错误的,应当要受惩罚。”唐太宗说:“不可以。”大臣们问:“为什么?”他说:“如果我惩罚这个人,以后就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了。”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开创出一代天朝盛世。

无论进谏还是纳谏,要宜勇宜速,要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齐宣王时修筑大宫殿,修了三年还没有建成,却没有一个大臣进谏。这时一个叫春居的士人恐长此下去于国力有伤,冒死进见齐宣王说:“如果国君做事不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算的上贤德吗?”齐宣王说:“算不上。”春居又说:“现在您修建大宫殿,面积超过一百亩,宫殿有三百个门,凭齐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建了三年还建不成。群臣却没有一个人敢于进谏,请问大王算的上有臣子吗?”齐宣王沉吟片刻说:“等于没有臣子。”春居说:“我请求回避了。”说完掉头走了出去。齐宣王恍然大悟,急忙起身叫道:“春子,请回来!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劝阻我?我马上下令停止修建宫殿。”并转身对史官说:“把这件事写到史书上:我喜欢修建大宫殿,很不贤德,是春子阻止了我。”

改过迁善还要具备开阔的胸襟、豁达的心境。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一次,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英的夫人立即修书派人送给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写信回复老夫人: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好。

其实,一个人能够具备改过迁善的能力,才能够算是自己主宰自己。要真正做到,而不是停留在后悔烦恼上,更不能文过饰非。改过迁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必须遵守和施行的原则。尤其对于铸成大错的人,意义更为重大。古人云:“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当一个人感觉到有愧于心时,是明智的体现。相反,如果自以为是,跳不出“私”和“自我”的圈子,总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必将成为孤家寡人而自食其果。

如专权跋扈的周厉王,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却要钳住万民之口,找人监视指责他的人。无论大臣还是平民,谁被告发,就置谁于死地。人们道路上见了面不敢说话,更没有敢议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国人忍无可忍,联合起来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卫士们也不愿保护他。周厉王众叛亲离,最后被流放到彘。

历史是一面镜子,对待意见的不同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要懂的“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的道理。不怕有错误和过失,关键是怎样对待。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就火冒三丈,甚至仗势凌人,打击报复,其结果害人害己。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一切,从善如流,不断升华思想境界,那么前进路上就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挡的了。



【神传文化】豁达心胸 不妒不嫉

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仁爱无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宽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宽以待人。

敢容超过自己的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便是这一信条的实践者。他对苏轼的推举便是一个例证。史载,嘉祐二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任主考官。当他阅到《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十分高兴,便准备取为第一。由于考卷上考生的名字是封住的,欧阳修以为这文章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便只取为第二名进士。《刑赏忠厚论》其实是时年二十岁的苏轼写的,苏轼在考试中显现了他卓越的才学,以后又在殿试中得中。苏轼对主考官很是佩服,以后又送了几篇文章请欧阳修指点。

欧阳修得知《刑赏忠厚论》不是他的弟子曾巩写的,而是初出茅庐的苏轼所写,心里觉的很对不住苏轼,竟让他屈居第二。他看到苏轼以后送来的文章更是赞叹不已,于是写信给当时名望颇高的梅尧臣说:“苏轼的文章实在是好,老夫当避路,让他出一头地。可喜!可喜!”苏轼得到欧阳修等文坛名流的指点,文章越来越好,后来果然出人头地。

有人对欧阳修说:“苏轼才学极富,若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苏轼而不知有公。”欧阳修一笑了之,以敢容的胸怀、由衷希望别人进步、成长、超过自己的旷达心境,扶植了苏轼、曾巩等人,为北宋文坛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后来几人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至和元年八月,宋仁宗将欧阳修调到秘书省太史局与宋祁同修《新唐书》。书成后,按惯例书前只署史局内官位最高者一人的名字。当时欧阳修比宋祁的官位高,因此,御史决定《新唐书》只署欧阳修一人的姓名。但欧阳修却说:“宋公于《列传》亦功深者,为日且久,岂可掩而夺其功乎?”宋祁知道后很受感动。欧阳修谦让、不夺人功、能纳百川的胸怀,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胸怀宽广的人,他们为崇高的理想而付出,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视名利淡如水,把荣辱化烟云,遇挫折不灰心,逢得意不轻浮,处逆境仍从容,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有“山临绝顶我为峰”的潇洒,有“梅花傲雪姿更艳”的高洁。

相反,心胸狭窄的人,妒嫉、自私、鼠目寸光,为了区区小事斤斤计较。他们今天害怕谁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心谁走在他前头,一生不得安宁。更有甚者,在妒嫉心驱使下诬陷好人,坏事做尽,他们纵然得势于一时,最终只能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必定逃脱不了历史的惩罚。

例如唐代奸臣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和受到唐玄宗重视的官员,“必欲百般去之”。他阴险狡诈,表面上甜言蜜语相结交,背后却阴谋暗害,时人称他“口蜜腹剑”。同时为相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忠臣先后被他排挤罢相。为了专权固位,他竭力阻塞言路,诬陷好人,屡兴大狱,排除异己。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上隔着帘子眺望,兵部侍郎卢绚骑马经过楼下。唐玄宗看到卢绚风度很好,随口赞赏几句。第二天,李林甫得知这件事,就把卢绚降职为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又被诬说他身体有病不称职,再次降职。

李林甫当了十九年宰相,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或杀或贬,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李林甫专权跋扈、祸国殃民,这个时期,“开元之治”的繁荣景象已荡毁无存,接着出现的就是“天宝之乱”(天宝是唐玄宗后期的年号)。李林甫死后,人们才松了一口气,都骂他“死有余辜”。这时多人告发李林甫与番将阿布思谋反,于是唐玄宗追削李林甫官爵,籍没其家产,子婿流配。人们都说李林甫“恶有恶报”,罪有应得。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以善良、宽厚著称,以宽容为美德,以妒嫉为可耻。只有具备豁达的心胸和容人的雅量,才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因为这是善的力量,它可以触动生命的本质,可以解体一切不正的因素,可以无所不包和无所不能,正如哲人所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神传文化】恪尽职守 遵循天理

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代理学家。他不仅在学术上有辉煌成就,在为学、为政与做人等方面都表现出高尚的道德风范,他提出了“天者理也,天为万物之祖”的观点,提倡人们要遵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纲常。他还认为教育的目地在于培养圣人和使人明德:“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己。不至圣人而自己者,皆弃也。”

程颢幼年时期就开始习诵儒家经典,史称 “幼有高识,非礼不动”。他把《诗经》、《尚书》、《大学》、《论语》等都背的烂熟,读起书来往往几天不出学馆门,思想清晰,学识丰富。他的弟弟程颐问他说:“哥,你怎么什么都知道?”程颢知道弟弟贪玩,就教育他说:“古人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书中的道理写的清清楚楚,你不读书,成天只知道玩,所以你就不知道。”程颐听了哥哥的话,惭愧的说:“哥,从今后我和你一起读书,再也不贪玩了。”程颐发愤读书,后来与哥哥一起成为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程颢20多岁中了进士,随后做了几任地方官,他爱民如子,重视教化。他常说:“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在自己办公的地方写上:“视民如伤”四个字,就是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唯恐有所惊扰。事事对照,体现了对人民的爱护之深。

例如他开始任山西晋城县令时,县境内沿河的不法之徒,专靠威胁索取来往船民的钱物来生活。若有不从,则聚众焚烧船只,抢劫风盛行。程颢立即派人将这伙人的首领们捕获归案,看他们是为生活所迫,就既往不咎,让他们以当纤夫为业。程颢又实施教化,使诸乡皆有学校,闲暇时遇到儿童读书“还亲为句读”讲解教授。由于治理有方, “晋邑几万室,几年之间,无强盗及斗殴者”。县内儒生越来越多,出现了人们互相谦让、互相敬爱、民风淳厚的局面。

由于程颢政绩突出,被朝廷任命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宋神宗第一次召见程颢时,问他“何以为御史?”意思想考问一下他如何干好这个御史。程颢从容答道:“使臣拾遗补缺,裨赞朝廷,则可;使臣掇duo2拾臣下短长,以沽直名,则不能。”意思是说:如让我对皇上拾遗补缺,看到朝政有什么失误能够补救,那我乐意干;假若使我专找臣下的毛病,告诉皇上,以换取名声,我则坚决不干。宋神宗听了这话,十分赞赏。

程颢在御史任上进言颇多,涉及内容包括为君、为政之道。他提出为君要“以至诚仁爱为本,未尝及功利”、要“明善恶、辨忠邪”。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修养道德、有正见,才能不为流俗所惑,达到天下之治。他还提出: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他的见解很为宋神宗所赞同,史载,宋神宗每次看到程颢将退朝时,都嘱咐他说:“卿可常来求对,欲常相见。”程颢常给皇帝指出要遵天理,注意防止个人私欲的萌发,神宗皇帝拱手对他说:“当为卿戒之。”意思是你这样劝我、提醒我,我当为此而经常警戒自己。

后来程颢因触怒权贵被罢归故里,回到洛阳专心从事讲学,史载“熙丰五年,先生(颢)日以读书讲学为事,性格温然和平,士大夫从游者盈门。自是身益退,位益卑,而名益高于天下”。他以身作则,讲道理很有感染力,他的学生朱光庭跟从程颢学习了三个月,回去后别人问对程先生的印象,他说:“我就如在春风中坐了三个月。”别人问什么意思? 他说:“先生慈眉善目,待人一团和气,循循善诱,使人受益无穷,有如沐春风之感(成语典故‘如沐春风’就是从这里来的)。”

程颢无论身在何处,总是保持心灵的那份宁静、淡泊和从容。他认为天道无处不在,写下了:“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他还描绘了纯朴的自然之美和一尘不染的心境:“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遵循天道、追求光明、仁民爱物是程颢一生的写照,也是从古至今仁人志士的写照。



【神传文化】轮回,物质,修炼

我们中国人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生命轮回。但我们很多人并不真正认识这一现象,也不相信,还被说成是封建迷信。

其实生命轮回千真万确,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抵达筠州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将此梦告诉了苏辙,苏辙还没开口,聪和尚来了,苏辙对他说: “刚才同云庵谈梦,你来也想一起谈梦吗?”聪和尚说:“我昨天晚上梦见我们三人一起去迎接五戒和尚了。”苏辙抚掌大笑道:“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样梦的事,真是奇怪啊!”

不久,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现在已经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见面。三人非常高兴,一路小跑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等苏东坡。苏东坡到了后,大家对他谈起了三人做相同梦的事,苏东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岁时,也曾经梦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来陕右之间。还有我的母亲刚怀孕时,曾梦到一僧人来托宿,僧人风姿挺秀,一只眼睛失明。”云庵惊呼道:“五戒和尚就是陕右人,一只眼睛失明,晚年时游历高安,在大愚过世。”大家一算此事过去五十年了,而苏东坡现在正好四十九岁。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

苏东坡后来写信给云庵说:“戒和尚不怕人笑话,厚着脸皮又出来了,真是可笑啊!但既然是佛法机缘,我就痛加磨砺,希望将来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不胜荣幸了。”

苏东坡总是喜欢穿僧衣,这可能这是前世因缘所致。宋哲宗曾经问内侍陈衍:“苏东坡朝服下面穿的是什么衣服?”陈衍说:“是僧衣。”哲宗笑之。

苏东坡在杭州时,曾与朋友参寥一起到西湖边上的寿星寺游历,苏东坡环视后对参寥说:“我生平从没有到这里来过,但眼前所见好象都曾经亲身经历过这似的,从这里到忏堂,应有九十二级阶梯。”叫人数后,果真如他所说。苏东坡对参寥说道:“我前世是山中的僧人,曾经就在这所寺院中。”此后,苏东坡便经常到这所佛寺中盘桓小憩。

大约元祐初年,苏东坡曾与黄庭坚一起去拜见一老者,老者一见面就说苏东坡的前世是五戒和尚,而黄庭坚的前世是一女子。苏东坡点头不语,黄庭坚却根本不相信,老者对他说:“你到涪陵时就会有人告诉你。”黄庭坚认为涪陵是被贬的官员才能去的地方,自己怎么会去呢?后来他果然被贬到了涪陵,几次梦见一女子托梦告诉他前世之事,方才不得不相信先前老者所说的话。

这五戒和尚又是何人呢?据说他一目失明,还有一师兄叫明悟,五戒因为一念之差,同女子红莲有了苟且之事,犯了奸淫之戒,结果事情被已经有功能的明悟和尚看破,五戒羞愧难当,便坐化投胎去了。明悟已经预见五戒下一世可能谤佛谤僧,这样可能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于是他也赶紧坐化,紧追五戒投胎而去。到了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苏东坡,而明悟就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苏东坡刚开始时真的不信佛法,醉心功名,但佛印一直不离不弃地追随左右,苦心劝化点悟于他。自身的亲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断劝化点悟,苏东坡终于醒悟,不但明白了因果轮回,而且崇信佛法,潜心修炼。

好了,历史故事说完了,可能我们很多人还是把它当故事听了。

其实不相信,是因为看不见,但是我们能看见的部分一定是全部吗?过程中的局部和整个过程;局部和整体;我们都看见了吗?用什么看见的?

我们知道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之基础是一些公理定义。它们是不加证明的,也是无法证明的,就是说是不须证明的前提,就是自然,多次反复观测的结果,提炼抽象出来做为公理。就是这样的。然后其他的科学认识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就是现代的科学,这也就肯定了它的认识的基础和局限了。不是吗?

我们知道,使用的观测方法不同,宇宙展现的不同,这是因为认识的凭借不同造成的。就是说真相是什么?认识的真相又是什么?认识的真相是和认识者的认识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决定的。那么用我们的五官和五官能看见的物质制造的工具来认识的世界的真象,其实不也就决定了这个真相的局限和局部了吗?那么又怎么能用这样的认识来否定真相的全部呢?

而生命除了物质身体的这部分,更根本的是生命灵性的部分,灵魂的部分。古人重生命内求的认识,探求生命的内在,就能逐步认识和掌握。古代的修炼文化中,和尚的肉身不腐烂,虹化现象都是因为他们探求生命真相的方法和秉持的物质不同。佛家认为身体是皮囊,心为身累,心为身缚,这样看来也不无道理了。所凭借物质的不同,必然认识的不同。脱离这个物质的束缚,可能真的能见到其他不同的真实物质和境界的存在。所以古人修炼,真的是断绝或者尽可能的减少一切这个物质空间身体的一切感观作用和欲望的使用,讲放弃。对于我们身在这个物质环境中,每天都用这个物质环境中的身体感官来在这个物质世界生活,认识这个物质世界的人来说,就觉得修炼不能理解,修炼都是虚无缥缈的了。其实是凭持物质的不同,境界的不同。但是从古到今,人间在中西文明中都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地方,都说这里的人因为罪或者业而沦落到这。人都是在迷中,那这迷的物质世界的环境的物质当然也就是迷的原因了。如何能用凭借这个迷的物质物件的认识来作为绝对的全部的真理呢?

当今是一个不平凡的历史时期,很多人入道得法,修炼升华;也有坏人,诽谤迫害,欺骗世人和众生。我们每个人都不要错过这历史的机缘啊。也许生命的轮回,生生世世的过程都真的在等待着生命最后的回归吧。




神传文化:夫妻缘份的由来



从北宋儒生刘庭式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古人对婚姻的信守,古人为什么能够信守婚约呢?是因为他们相信夫妻之缘原本就是命中注定的,唐朝时韦固找媳妇儿的过程更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对于很多接受无神论教育的朋友们来说,要相信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缘份”之说,的确有点难,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感官所能够感知到的事情。可是在我们的一生中,还是会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与我们萍水相逢,过后便相忘于时光的流逝;而有的人一生都与我们缠绕,或成为两肋插刀的友人,或成为摆脱不了的对手,甚至成为相濡以沫的爱侣。为什么会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系呢?这会不会就是人们彼此之间的“缘份”造成的呢?内中的道理还真是无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清楚。所以当我们感叹人生的聚散离合时,又常常提起一个词,就是“缘份”。



那么“缘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而其中最重要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之缘又是如何安排的呢?这个缘就是月下老人手中的红线吗?月老为什么要给这两个人系红线呢?



近年来,不知您听说过没有,一种叫前世回溯疗法在世界上逐渐流行起来,这个疗法的依据是人们今生的心理疾病和长期疼痛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前世。通过让患者在催眠入定的状态下重新经历前世的伤痛同时解读宿世的因果,今生的顽疾往往神奇地不治自愈。受试者在这种入定状态下体验的前世栩栩如生,逻辑连贯,绝非想象所能达到的真实。其实,这种前世回溯疗法已经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过去世的一扇门。



二十多年前的一本畅销书 ─《前世今生》的作者魏斯博士,就是这个领域的大胆探索者。魏斯博士在他的另一本书《真情永驻》里记述了一个关于“缘份”的“现在进行时”的案例。素昧平生的一男一女同时找到魏斯博士进行回溯治疗,两人分别回忆出二千年前在耶路撒冷的共同的前世,那时他们是对父女,父亲遭到罗马士兵的折磨,死于女儿的怀里。他们两人在魏斯的诊所有过一面之交,但魏斯因为职业纪律不能告诉他们对方的回忆。可是在他们的疗程结束后,命运之手展开了它巧妙的安排 -- 两人“偶然”地同乘一次班机,得以相识并最终相爱。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自己与配偶的相逢纯属偶然,那么上面的故事中,两位男女主人的偶然结识,难道不正是二千年前的缘分的延续吗?



在研究人员进行的大量前世回溯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很多现世的夫妻在很多的前世就已经演出过各种类型的爱情故事。不管当世的故事中演绎的是怎样的情感:幸福的、痛苦的、悲惨的还是刻骨铭心的,其中也不是所有的婚姻都琴瑟和谐,但是双方在其中有了清偿彼此的相欠、变得更加无私关爱的机会,这也许才是两个人能结为夫妇的目的。



吉娜-瑟敏纳拉博士的《生命多世》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主人公和丈夫结婚时是一位二十三岁的美女,经过十八年的岁月磨砺,她依旧有着迷人的容颜。她的丈夫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可是在他们十八年的婚姻里,他的丈夫完全没有性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它可以成为离婚的理由。但这个女子不忍心这么做,她爱她的丈夫,她不忍心伤害自己的丈夫。



在婚姻最初的几年中,她难以忍受欲望的煎熬也曾有过外遇。但逐渐地,她通过宗教学习和静坐,在青灯古卷中克服了这种欲念。似水年华就这样静静地流淌,直到有一天一个以前的追求者又重新回到她的生活中。这个男子在少年时代就爱恋她,可是当他有经济能力成家时,她已经嫁与他人。两人重逢,几乎都不能自持。但这个女子还是斩断了这种关系。她不忍心离开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是一个好人。她也不忍心伤害那个男子的太太。她不想伤害任何人。



通过前世回溯,原来这个女子和他的丈夫在两个前世之前的法国也是一对夫妻。丈夫在当时的宗教狂热下加入了十字军东征。但在临行前,他为了确保妻子不和别人有染,强迫她穿上贞操带。这使得妻子在其后一直在愤怒中度过,她决心将来一定要报复他。



于是他们又在这一世相遇成为伴侣。丈夫失去了性能力显然是咎由自取。但是为什么妻子又要再一次遭受类似的烦恼呢?因为这个女子在那一世对丈夫充满了仇恨和报复的欲望。她在今生有如花的容貌,她有足够的能力让丈夫感到妒忌、耻辱,直到离婚,以达到报复的目的。但是这个生命在精神上提升了自己,她不忍心伤害任何人。为了对婚姻的忠诚,她牺牲了自己的欲望、美貌和青春。



人们往往都觉得自己只活这一世,所以对很多事情看不开,对于情,更是不想割舍。可是对一个生命来说最为重要的也许是他是否在俗世的迷和苦中学会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一个人被自己的情和欲操纵而所思、所言、所行时,应该想一想自己这样做对自己和他人会造成什么伤害?应该设想一下:假如自己的配偶也象自己一样如此想、如此说、如此做时,自己会感觉如何?



不管我们的缘分是如何形成的,这世的缘是好还是不好,都要好好珍惜当下这份缘,有恩报恩,有怨还怨。当我们在生命的轮回中,善解了更多的恶缘,延续了更多的善缘,了却了该了结的各种因缘,在未来的生命过程里,剩下的不就是更多的福报之果了吗。



当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我们眼下的生活,是不是会有不同的感受呢?真心希望您能得到生命的提升和长久的幸福。



神传文化(古人的婚姻观--信)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半神的文化,其中很多都是神传给人的做人道理。当然了,也有一部分是修炼的文化现象, 在一定的层面上讲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目地。如果从正统的神传文化的角度来从新观察聆听和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都将从中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我们从一个故事里来分享一下古人的婚姻观吧:
北宋时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刘庭式,字德之。他是齐州人,齐州也就是今天山东一带。他考取了进士以后,被派往密州做通判官,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正是这里的刺史。苏东坡很赏识、敬重刘庭式的人品。
  刘庭式在没有考取进士之前,曾经与本乡的一位民家女子确定了婚姻关系,只是还没有下聘金。
后来,刘庭式考上了进士,做了官,又得到名人的赏识,看来是前程远大,不可限量了。可是那位女子,却在这个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结果导致两眼全失明了。女子的父母是种田人,家境贫寒,也就不敢再向刘家提起这门亲事。
朋友中,有人劝刘庭式:“那位女人已经瞎了双眼,你为了自己的前程和未来的幸福,就另行择亲吧。如果你一定要和那家结亲,就娶她的妹妹好了。”
刘庭式回答说:“我当年同她订立婚约时,已经把心许给她了。她现在瞎了眼睛,但是她的心还是好的。我若是违背了当初的心愿,我的心倒是变坏了。再说:人人都会变老的,当妻子年老色衰时,我们也不能更换年轻美貌的女子吧?人得守诚信,自己不能变心。”
就这样,他们二人结了婚。婚后,刘庭式尽量照顾好这位双目失明的妻子,夫妻和睦度日,很是恩爱,先后养育了几个孩子。
苏东坡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对刘庭式的行为也深为感佩,说:“刘庭式真是一位情操高尚的人啊!”
刘庭式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其实啊!古人的婚姻观跟现代人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诗经里有一著名的诗句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代的很多年轻人啊很喜欢引用,特别是在新婚燕尔的时候,都有着这样的美好愿望。但是人们往往只是领会了字面上的甜蜜浪漫的意境,而没有去体悟这句话背后的深意:牵着你的手,与你一起慢慢老去。这可是一个漫长的生命过程啊,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六十年,在这 漫长的岁月里,两个人会一起经历怎样的人生呢?荣华?富贵?贫病?战乱?离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执子之手,不离不弃吗?
其实在这句诗的前面还有一句,叫: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契是契约的契,阔是阔别的阔,成说,在这里当订立讲。我把这句诗的意思翻译成:与你订立一份契约,只有一人死了一人还在生,才能把我们分开。这样的婚约是何等的份量啊。那是一生的托付,一生的承诺和一生的责任。
在西方社会里,人们同样对婚约看得很重,在教堂里的婚礼上,在上帝面前发誓:遵照上帝的安排,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互相关爱,互相忠诚,不离不弃。把婚姻看得很神圣,很庄严。
所以自古以来啊,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婚姻的前提都是誓约,它保证了婚姻的合法性,也具有了对彼此的约束力。在西方有上帝的见证,而东方则以天地为见证。
现在人们还沿用的形容婚姻的说法,如终身大事、从一而终等,大概都是出自于这样的婚姻观。
正是基于这样的婚姻观,前面故事里的刘庭式才能够信守婚约,不以客观环境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初衷。
也许现代的人很难理解刘庭式的做法,觉的他傻。因为现代人早已经不把一纸婚约当成一回事儿了,有没有婚约都无所谓:没有婚约,两个人爱了,就在一起;有了婚约,两个人不爱了,照样分开。谁也不欠谁的。根本不去考虑对方的感受,更别说孩子,老人的情感。
记得几年前,联系上了我的一位十几年没见面的老同学,大家很高兴,寒暄几句之后,她突然问我:你老公还是某某某吗?把我给说愣了:啊?她随后说:没换啊?现在时兴这个啊。
是啊,环顾我们周围,今天这个人离了,明天那个人又再婚了。大家都在婚姻的殿堂里忙忙碌碌,甚至有些人根本不劳神结婚,离婚,两个人一好了就住一起了,不好了就分开了,换男朋友,换女朋友就象换衣服一样。还美其名曰寻找自己真正的幸福。那么问一句:你找到了吗?
当你对别人不信守诺言的时候,别人也同样不会对你信守诺言;当你不尊重别人的时候,你也同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当你把自己的喜好感受需要利益放在首位的时候,别人同样不会把你的喜好感受需要利益放在他的首位。一颗变坏了的心又怎能找到一颗好的心来陪伴呢?这样追求来的所谓自由的结合又何来长久可言呢?所以说起来啊,真正傻的是现代人呐。
刘庭式娶了瞎了眼睛的妻子,信守了婚姻的承诺,保住了两颗好的心,这两颗好的心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只能越来越融合,越来越心心相印。真正能够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的幸福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那么他们不是最精的人吗?

神传文化(古人的婚姻观—缘)
成语“月下老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典故,讲述的就是婚姻大事早已天定的故事。

唐朝时一个名叫韦固的人,自小失去了双亲,想早点结婚却不能如愿。贞观二年,他到清河游玩,途中住在宋城南面的旅店。有个人为他提亲,女方是以前清河司马潘昉的女儿,并让韦固第二天清早去龙兴寺门前同潘家的人见面。

韦固高兴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早的就赶到庙门前,一看,月亮还在天上高高地挂着呢。这时他看见一个老头坐在台阶上,旁边放一个口袋,正借著月光看书呢。韦固凑上去看,却看不懂书上的字,就问老头说: “老先生读的是什么书啊?我从小苦学,没有不认识的字,怎么这书上的字却从没见过啊?”老头笑著说:“这不是人间的书,你怎么会见过。”韦固又问:“那是哪里的书啊?”老头说:“幽冥之书。”韦固问:“幽冥之人,怎么到了这里?”老头说:“是你来的太早,不是我不应该来。凡是阴间的官员都管阳间的事,管理人间的事怎么能不在人间行走呢?”

韦固 问:“那您管什么事儿啊?”老头说:“天下人的婚姻大事。”韦固高兴了,说:“我从小失去父母,想早点娶妻生子,可十几年来,我多方求亲都不成。今天有人 给我提潘司马的女儿,你说这件婚事能成功吗?”老头回答:“不成,你的媳妇刚刚三岁,等到她十七岁才能进你家的门。”

韦固问:“你口袋里装 的什么东西?”老头回答:“红绳啊!用来系夫妻两人的脚。等到他们定下了,我就偷偷地把红绳系在他们脚上。不管这两家是仇敌,还是贫富悬殊,或者是相隔千山万水,只要红绳一系,再也逃不掉了。你的脚已经和她的脚系在一起了,你再找别人又有什么用呢?”

韦固问:“那我的媳妇是谁?家在哪里?”老头回答:“旅店北面卖菜家的女孩。”韦固问:“能去看一看吗?”老头说:“老太太经常抱著她卖菜,一会儿你跟我走,我指给你看。”天亮了,韦固等的人没有来。

老头卷起书,背着口袋,韦固跟着老头来到菜市场,看见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太婆,抱着一个三岁的女孩,看起来非常肮脏丑陋。老头指着女孩对韦固说:“那就是你 的妻子。”韦固生气地问:“我杀了她行不行?”老头说:“这女孩命中注定有大富贵,还要跟着你享福呢,怎么杀得了呢?”说完老头就隐去了。

韦固回家磨了一把刀, 交给仆人说:“你如果为我杀了那个女孩,我赐你一万块钱。”仆人答应了,将刀藏到袖子里来到菜市场,趁着人多混乱的时候,刺了那女孩一刀就跑,市场大乱,仆人得以逃脱。
  回来后,韦固问仆人:“刺没刺中?”仆人说:“我本想刺她的心脏,可是没刺准,刺到了眉间。”此后韦固再求婚,也一直没成功。
  又过了十四年,韦固到相州参军刺史王泰手下任职,王泰因他能干,将女儿许配给他。韦固的新媳妇十六七岁,容貌美丽,韦固称心如意,但是他发现妻子的眉间总是贴着一个小纸花,即使沐浴也不拿下。

后来他问起妻子,妻子潸然泪下,说:“我是郡守大人的侄女,不是他的亲生女儿。我的父亲生前是宋城县令,死在任职上。当时我还在襁褓之中,母亲和哥哥也相继死了。家里剩下的唯一宅院在宋城南,与乳母陈氏一同居住,每天靠卖菜度日。陈氏可怜我年龄太小,总把我带在身边。三岁的时候陈氏抱着我在菜市场里,被一个狂徒用刀刺中眉心,留下了伤疤,所以用纸花盖上。七八年以后,叔叔来到卢龙任职,我便跟着叔叔了,并以他女儿的名义嫁给你。”

韦固问:“陈氏是不是瞎了一只眼?”妻子说:“对呀,你怎么知道的?”韦固说:“刺你的人是我派去的,这真是一件奇事!”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告知妻子。

夫妻俩从此更加相敬如宾,后来生了个男孩叫韦鲲,作了雁门太守。母亲被封为太原郡太夫人。

从此人们便把替男女双方牵线搭桥的人称为“月下老人”,也简称“月老”。而“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说法也是从这儿来的。

看来啊,缘分天定还真是那么回事儿,而且命中注定的事,也不会因人力而改变。这个观点在西方的文化中也被普遍接受,所谓的“姻缘天注定”。

如果说缘分原本就是天注定的,那么在人世间将两人拉到一起的形式是否就不主要了呢?因为既然是“天”定的,就一定会让有缘分的人通过某种形式走到一起。那么 古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会不会就是“天”为人选择的婚配的一种方式呢?既然是命中注定的事情,结婚之前见不见面?对对方了解多少?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人等等问题也就不需要挂心了,反正结果是不会变的。

由于古代的人信天认命,欣然接受上天的安排,用现在的话可以说是坦然的面对现实,更看重的是日后彼此的以礼相待,各守本分,真诚包容,这些又不单单是一纸婚约可以约束的,而是自自然然就该那样做的。所以古人的婚姻绝大多数都是从一而终,心甘情愿去了却一段上天注定的夫妻姻缘,其中好也好,坏也罢,因为相信都是自己的命,也就无所苛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了。

现代的人不信神,不信命,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的幸福自己把握。在茫茫人海里盲目的四处寻找,而前提条件往往又都是考虑自我的需要。结果常常屡屡碰壁,身心疲惫,而最终找到的那个人恐怕还是被月老系了红线的有缘人,那么这苦苦求索的过程也就变成了“天”安排给现代人婚配的一种方式了。

对比起来,哪一种择偶的方式更可取呢?

当然现代人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命运被安排的不好才要自己做主的,可是上天又是根据什么安排人的姻缘呢?是否公平合理呢?我们以后继续探讨。





传统文化:善恶一念之间



元自实,是元朝至正年间山东人。他有一好朋友叫缪千户,去福建做官没有路费,元自实慷慨的借给了他三百两银子,因为两人自小相好,所以元自实连文书都没有要。

几年后,山东发生战乱,遭强盗洗劫的元自实一家人前往福建躲避战乱,希望可以投靠好朋友缪千户。没想到到了福建后,缪千户根本不愿见他,想方设法见到后,缪千户待他十分冷淡。生活窘迫的元自实无奈只好向缪千户提起当年曾借他银子的事,没想到缪千户矢口否认此事,而且向元自实索要借据。眼看就快过年了,元自实 已经不指望要回借出的钱了,只好恳求缪千户能够借给自己一点钱,把这个年过了。缪千户为打发他走,说除夕那天会给他送一点钱到家里去。除夕那天,元自实在家中从早晨一直等到晚上,缪千户根本就没来送钱。此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的准备过新年了,而元自实家中此时却一无所有,妻子啼哭,真是苦楚不堪。

当天晚上,越想越生气的元自实一点都没有睡意,他翻出了一把刀,磨快了,天一亮就朝缪千户家中走去。在途中经过一座庵前,庵中有位叫轩辕翁的老道正坐在门前。因为这位老道是位修行之人,所以有些功能,能够看到另外空间的景象。老道发现,元自实身后好象跟着一大群奇形怪状的恶鬼,都手握刀剑棍棒,披头露体, 凶神恶煞的样子。

不一会儿,元自实又从原路返了回来,此时老道发现他身后却跟着一些头戴金冠、身佩玉器的人,挈幢盖举旌幡,和颜悦色。

这一前一后,瞬息之间由恶变善,老道纳闷不已,便去问元自实刚才到哪去了。元自实把事情的原委向老道讲了一遍。原来他是想去杀了忘恩负义的缪千户,走到缪家门口时,想到缪千户家中同样也有老母亲和妻子,如果杀了他,他的家人也要到处流落了。自己已经饱尝流离之苦,怎忍心让他的家人再受这苦呢?于是就返了回来。

老道听后,便向元自实道贺,并说:“你一定会有后福的,刚才发生的事,神明已经知道了。”又说:“清晨你出去时,我看见许多凶鬼跟在你 身后;你不一会儿回来时,却换成了很多福神相随。听你这么一说,我才知道人一念之恶,凶鬼便至;一念之善,福神便临。如影随形,一毫不爽,暗室之内,造次之间,万不可萌一毫恶念,造罪损德的!你现在有了善念,鬼神一定会护佑你的,不必愁恨了。”又送给了元自实一点米和钱,帮他度过了这个难关。

不久,元自实又误入了一神仙洞府中,遇到了一位仙人。他向仙人询问自己这世受困苦的原因,在仙人的点化下,他看到了自己的前世原来是位翰林学士,因在职之时,自恃文学高强,忽略后进之人,不肯加以引荐提拔,所以这世罚他愚俗,不通文义。又因他妄自尊大,拒绝结交朋友,毫无情面,所以这世罚他漂泊,投靠无 门。这是一还一报,天道毫厘不差。现在因他有了一念之善,所以能够得以遇到仙人,明白了这些因缘关系。

元自实恍然大悟,明白了人不管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都有报应在等着他呢,没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仙人还让他搬到福宁的某地居住,并告诉他缪千户三年后就会遇到灾祸,这也是他的报应。

元自实举家搬到了福宁,在打扫清理一所很久都没人居住的废弃的房子时,居然从地下瓦砾中挖出正好三百两银子,而这正是以前借给缪千户的数目。元自实明白了因果关系后,努力行善积德,他的家境慢慢好起来。而缪千户一家人,三年后真的全部死于了战乱之中,所有家财全部被掠夺。仙人的话都一一应验了。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的一念可以铸成大错,造业招天谴;也可以成就善举,积德享福报。善恶出自一念之间,天地可鉴。古人有句话:“试看古 往今来,只是一本账簿。”谁是“记账”之人呢,当然是上天,上天明察秋毫,天理制约一切,因果循环,善恶报应,毫厘不差。





传统文化:推己及人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妻子七十多岁了,每到天寒时都早早的起床,然后径直走進后院的厨房里,熟练的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才行,杨夫人静静的等着。过了一会儿,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了厨房,飘到了院子里。

院子的另一边,仆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的起床了,洗漱完毕后,到厨房接过杨夫人亲自给盛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身心感到很温暖。

杨夫人的儿子杨东山看到母亲忙碌了一早晨,心疼的说:“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夫人语重心长的说:“他们虽是仆人,也是各自父母所牵挂的子女。现在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给我们家里做活。让他们喝些热粥,胸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伤身体。”

这个故事虽然小,但是体现了一个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推己及人。中国传统文化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在待人处事上要推己及人, 象爱戴自己的长辈那样爱戴其他的老人,以爱护子女的心思去爱护别人的子女。这种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博爱万物的道德理念。其实这是一种无私的体现,行事的准则是道理。如果只尊敬自己家的老人,只爱护自己家的孩子。看起来还是尊老爱幼的表现但是这其中更多的是私,而不是真正的遵循着道理行 事。

其实推己及人,这是人之为人的本分啊。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到自己,在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冷漠,人人为近敌。即便是你最大限度的好象是保存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你发现你的心越来越缺乏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自己越来越封闭。相反的,如果每个人都在生活的待人处事中能够想到别人, 这样的社会一定充满了光怀和温馨。即便自己好象是损失了一份自己利益,但是你会发现自己却从每一个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回报。

而说到现代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推己及人呢?有的人做生意的时候,那个心态简直就是想把别人钱包里的钱都赚进来一样,但是他有没有想到过别人的困苦,别人没有钱如何生活?在任何时候都能想到别人,这才是人啊。

前段时间,听到国内一个县城发生了猪瘟的消息,有记者采访了村民,问到那病猪都如何处理了,那个村民说,都杀了赶紧卖了。记者又问,猪都病了,怎么还卖呢?那个村民说:反正我又不吃,赶紧卖了。。。哎,当时我的心真的很悲哀,这是什么样的社会道德?当那位村民这样做去伤害别人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他似乎都 不认为这样是不对的,他又可曾想到,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自己会不会受到同样的伤害呢?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中想到别人,那么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互相关心爱护的环境。


   传统文化:诚意
说到诚意,现代的人可能更多的想到的是,请人帮忙有诚意。诸如此类的。其实啊,诚意的内涵可大了。

程颢有个学生叫杨时,他特别爱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见到程颢之后,非常佩服程颢的学问,从此就呆在程颢的身边,非常恭敬的侍奉程颢。但是不久,程颢就因病去世了。临终之前,程颢对杨时说:“我弟弟程颐的学问和我不相上下,我已经给他写信推荐你了,你可以向他求学。”

杨时虽然对恩师的故去十分悲痛,但是求学之心又让他千里迢迢的赶到了洛阳,到程颐在洛阳伊川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和一个同学游酢一起来拜访程颐,不巧的是程颐正在闭目养神,坐着假睡。听说哥哥的得意门生来了,程颐还是坐在那儿养神,不言不动,不理睬二人,他想看看杨时的求学之心是否诚挚。

游酢看见这种情况,就打算把程颐叫醒,杨时阻止他说:“先生正在养神呢,我们本来就是来向先生求学的,怎么能因为我们的缘故打扰先生静思呢!”

游酢一听就打消了叫醒程颐的念头,和杨时一起站在门口,恭恭敬敬的等待先生醒来。不一会儿,天就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越下越大,很快地上就积起了厚厚的一层雪。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冻的实在忍不住,几次想把程颐叫醒,都被杨时给劝住了。

这样等了半天,程颐才开口说道:“你二人仍然在这里吗?天色已经晚了,先找个屋子休息吧。”二人此时才退下。这时,天色已经晚了,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多厚了,杨时和游酢身上也落了一层厚厚的积雪,都快变成两个雪人了。

好了,听众朋友们,这就是陈门立雪的故事了。很多时候呢,我们都把它作为一个尊师重道的典范。当然这的确是这个历史故事的内涵。但是杨时只所以能够做到和更让人感动的是他的诚意。

求学的一颗诚挚之心,真正爱好学问,才能够做到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能够一心求学,而不仅仅是把学问看成是获取财富的敲门砖,才能不敢稍有懈怠,专心求学,最终学有所成。在中国,程门立雪的故事家喻户晓,杨时那种尊师重道、诚挚求学的精神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 人。程门立雪也成为中华文化尊师重道传统美德的典范,为人们广为传诵。

到了今天,人们说到诚意,我们一般很容易想到的,说话有诚意。没有诚意的言语很漂忽而没有力量。而真心诚意的言语真的能够让人感动,让人明白。也是因为诚意。惟诚而能真,惟真而能符合天地自然的规律,就会有力量。

其实诚意的内涵体现在方方面面,待人,做事,求学,做菜。以前古人做事情,儒生,木匠,各行各业都讲究静心调息的,专心致志,其实也是诚意。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恭敬,惟有恭敬才能立于不败,才能积蓄,才能体悟事物的真谛,才能有力量,才能在苦难困苦中抱定决心。才能有所成就。

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故事的表面说的是愚公的决心和不放弃的精神。其实这也是愚公内心的诚意的自然展现。诚意是根本,是源泉。表面的展现是自然的呈现,也必然显现着其中的诚意。体现着境界。

古人讲心诚则灵,修炼中的人讲信则灵。当然不是说那个事物,或者修炼中的东西,你信,你心诚他才存在,你不信就不存在。而是说,惟有心诚的时候,才能在那样的状态中明白和体悟,才能了解。

对比一下今天的社会,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待人接物,做事,过程中,我们更多的考虑是得失,是利益。这样一来,我们就缺乏了诚意。事情就没有了境界,没有了内涵。成为了表面的东西。也就很没有力量。




   传统文化:君子之交
人生在世一定会和社会发生着方方面面的联系,也就是和不同的人发生着联系。如何和人交往,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吧:

范仲淹在泰州当官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年仅二十岁的富弼。一见面之后范仲淹对富弼大为欣赏,认为他有王佐之才,把他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宰相晏殊,还替他做媒,让他做了晏殊的女婿。


几年以后,因为当时在山东一带多有兵变,有些州县的长官看见乱兵来攻打不是進行抵抗,而是开门延纳,以礼相送。兵变被镇压后,朝廷派人追究这些州县长官的责任。

富弼很生气的说:“这些人都应该被判处死罪,否则的话,就没有人再提倡正气了。”

范仲淹则说:“这些县官進行抵抗的话,又没有兵力,只是让百姓白白受苦罢了,他们这种做法,大概是为了保护百姓采取的权宜之计。”二人意见不同,争执起来。

有人劝富弼说:“你也太过份了,你难道忘了范先生对你的大恩大德了吗?你考中進士后,皇帝就下诏求贤,要亲自考试天下的士人。范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派人把你追回来,还给你准备好了书房和书籍,让你安心温习考试,你因此被皇帝赏识,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富弼回答说:“我和范先生交往是君子之交,范先生举荐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观点始终和他一样,而是因为我遇到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我怎么能因为报答他举荐我的情意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呢?”

范仲淹听后说:“我欣赏富弼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啊。”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友朋之道。儒家认为朋友是人与人之间除了亲情之外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对朋友要待之以诚,友情应该建立在互相欣赏、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盲从,不随便附和。这样的友情,虽然看起来像水一样平淡,但是却可以更加长久。

所以后人称颂范仲淹和富弼的交往是君子之交。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看,朋友的交往,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对好,我也会对你好。有富同享,有难同当。我有好吃的,邀请你也来分享。这样的朋友该很好了吧,有恩情,讲义气。

当然,对朋友的恩情和义都是对的。但是真正的恩与义却不是建立在日常的物资基础上的。也不是简单的表面上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如果朋友的交往都是建立在这些上面,即便是真的友情也是很世俗的,浑浊的。这样的朋友之交是不能长久的。正如故事中的富弼如何因为范仲淹曾经帮助过自己,那么就要支持范仲淹的想法。 看起来很够朋友。其实只是凡夫俗子的朋友之道,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朋友,就会如同这些表面的物质利益一样,其实是转眼就会消逝的东西。因为朋友交往互相表达的媒介就是一些东西了。而这些都是最表面的,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自私,贪婪和欲望的东西。这样朋友交往又如何能长久而高尚呢?

君子之交,重道义,相敬相知。看重的是心灵的交往。淡淡如流水,绵绵不断绝。古人有句话叫:神交已久。说的是一个人仰慕另一个人的人格才华。想和他交为朋友,这样的朋友之交一定会成为君子之交。



   传统文化:仁义重于利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通晓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仁义之士轻利重义,为了坚守心中的 正义与良知,宁愿舍弃眼前的实际利益。也有许多无耻小人见利忘义,为了现实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道德与良心。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重义轻利, 虽然身陷曹营,又受曹操厚恩,却始终不忘初心。任凭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袍赠马再加上黄金美女,关羽之心终不为财色所动,仍然坚持:“若知皇叔 下落,虽蹈水火,必往从之。” 关公因为守义成为人中楷模,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同时代的吕布虽然勇猛无比,武艺也在关羽之上,却因为见异思迁,三易其主,其人格终为世人所不齿。张飞每当临阵对敌,出口就要先骂他为“三姓家奴”。

这个故事说的是“义”。谈到“仁”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孟子见梁惠王”的故事:

梁惠王 说,“您不远千里而来,给我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利益?”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 ‘利’?其实,只要有‘仁义’就够了。大王为一国之君,说:‘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好处?’大臣们会说:‘对我家有什么好处?’百姓们会说:‘对我有什么好 处?’这样从上到下互相讲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将来大臣们会为他们家的利益而杀其君,百姓们会为他们的利益而造反。这就是先讲‘利’而后讲‘义’的结果。 然而却从来没有见过讲‘仁义’的人抛弃他们的亲人,也从来没有见过讲‘仁义’的人把他们的君王丢在一旁的。所以大王讲‘仁义’就够了,何必说‘利’?”

这两个故事都是说古人重仁义而轻利益,不论是在个人还是国家的层面上。现 代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落,致使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现实利益。什么仁义,这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有什么用呢?人身百年,当然要及时行乐。这几乎是现代人都接受的思想观念了。这是个人。更有甚者,以利益确定事业的价值,有利大干,无利不干。近些年来,许多西方的大公司为了商业利 益,配合中共对信息真相的封锁, 成为中共践踏人权、镇压人民的掩护体。这是企业。而一些国家也因为商业的利益对中共的恶行,漠不关心,漠不作声。这是国家。


古训往往是很深刻的。如果一个国家或公司上下只会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了道德人心,则会造成有权者为了利益贪赃枉法,无权者为了利益杀人害命,那么国家与公司的前景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因此,对于国家与公司来讲,正义与良知比经济利益更为重要。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商业社会里,似乎一切都已经有价,即使是昂贵的黄 金也有一个大致固定的价格。然而,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技术怎样发达,人世间的正义与良知及真理却是永远无法折价计算的。正因为它无价,他才是世上至高的存在。由此可见,不管是团体还是个人,见利忘义都是一种无耻的行为,不顾后果所做的其实都是贪小利舍大义之举,是最大的得不偿失。

其实,我们都知道那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因为盲人都是从感触到的局部来认识大象所以他们都不能看到真相(象)了。但要说生活在这世界中的我们,何尝不是盲人摸象。可能大家都不能接受了。我们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么是盲人呢?我们看到的不就是全部的现实吗?其实啊,我们能够看到的不就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这些东 西吗?那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呢?其实那是很多很多的。现代科学也认识到了另外空间的存在,多维时空的存在那不都是超越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世界了吗?那说我们是盲人摸象又怎么不对呢?我们都能看到一人在这个世界中出生了,长大了,去世了。那不过就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部分。生命在出生前,去世后的过程我们 的肉眼看不到罢了。但都是真正的存在着。甚至现代科学也能够证实这些存在了。其实在修炼界的人的眼里,包括古代的佛教道教中修行的人,孔子圣人他们都是看到了我们肉眼了解的所谓现实以外的世界,所以他们才发现我们所谓的现实其实是最不现实的东西。而对于人来说,道德,仁义,这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其实 都是真实的存在。而且他们都决定着每个人生命中的福与祸。那他们不是更珍贵的东西吗?







【传统文化】命由天定 福祸自召

      袁了凡是明朝时期江南吴江人。有次他在慈云寺结识了一位孔姓老先生。孔老先生曾得到宋朝邵康节先生真传皇极数,所以精通命数推算。
      孔先生替袁了凡推算命里所注定的数。他说:在你没有取得功名做童生时,县考应该考第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应该考第九名。到了第二年,袁了凡果然三处的考试,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一样,完全相符。
      孔先生又替袁了凡推算终生的吉凶祸福。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应当补廪生,哪一年应当做贡生,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在做县长的任上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家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可惜命中没有儿子。
      这些话袁了凡都一一的记录起来,并且牢记在心中。从此以后,凡是碰到考试,所考名次先后,以及官职升迁等等无不一一应验,都不出孔先生所推算。袁了凡因此认为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个定数,一切都是天定的,没有办法改变。
      后来袁了凡认识了云谷禅师,在云谷禅师点拔下,认识到一个人的命数其实可以改变。一个极善的人,尽管本来他的命数里注定吃苦,但是他做了极大的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而极恶的人,尽管他本来命中注定要享福,但是他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大恶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变成祸,富贵长寿变成为贫贱短命。所以如果造恶就自然折福,修善就自然得福。从前各种诗书中所说的,原来都是的的确确,明明白白的好教训。
      袁了凡原来号“学海”,但是自从那一天起就改号叫做“了凡”,因为他明白了立命的道理,不愿意和凡夫一样,所以改叫做“了凡”。他从以前的糊涂随便、无拘无束,变得小心谨慎、戒慎恭敬,即使是在暗室无人的地方,他也警惕自己不要做错事而获罪于天。碰到别人讨厌他、毁谤他,他也能够淡然处之,不与计较。
      在他见了云谷禅师的第二年,到礼部去考科举。孔先生算他的命,应该考第三名,哪知道居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话开始不灵了。孔先生没算他会考中举人,哪知道到了秋天乡试,他竟然考中了举人,这都不是他命里注定的。
      从此,袁了凡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努力自省改过,尽力修身积德行善。
      结果真是“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袁了凡于辛巳年有了儿子,取名叫天启。袁了凡后高中进士,官位追增到尚宝司卿。五十三岁那年也并无灾难,甚至连一点病痛都没有。享寿七十四岁。
      袁了凡曾写有四篇短文作家训,名“戒子文”,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并且以他自己改变命数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这就是后来广传行于世的《了凡四训》。


【传统文化】好善足以治天下

      《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说:“我听到这一消息,欢喜得睡不着觉。”
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见多识广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
孟子回答说:“他为人喜欢听取善言。”
公孙丑问:“喜欢听取善言就够了吗?”
孟子说:“喜欢听取善言足以治理天下,何况治理鲁国呢?假如喜欢听取善言,四面八方的人从千里之外都会赶来把善言告诉他;假如不喜欢听取善言,那别人就会摹仿他说:‘呵呵,我都已经知道了!’呵呵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于千里之外。士人在千里之外停止不来,那些进谗言的阿谀奉承之人就会来到。与那些进谗言的阿谀奉承之人住在一起,要想治理好国家,办得到吗?”


【传统文化】满招损 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谦,敬也。从言兼声。”言为心声,言语不自满,有而不居,足以见恭敬推让之实,故谦从言。“兼”,为两者互合之意,尊重人而谦退自处者,人亦以此相遇而互敬重,故“谦”从兼声。
      亘古以来谦虚、谦让即为传统的美德。《易经》中有一卦,名曰“谦”,是专门讲说“谦”的道理的,大意是说:天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具备谦虚美德的人,居尊位,道德更加光明;处卑位,人们也难以凌越。君子靠着它能永远得到好结果。[注1]
      《谦》卦还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说,君子应该自甘卑下,克己养谦,以“谦”来约束自己。《史记·乐书》中也说“君子以谦退为礼”。由此可见,谦虚是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
      一个人能谦虚,一定会得到大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而懂得谦虚,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学问要求进步,做人做事交友等等,样样都要求进步。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
      谦虚乃是发于心而行于外,不是靠做样子做出来的。并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出于内心的真实感情。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才甘为人下,并且从别人的长处中学习有益的东西,从而使自己更加完善。
      孔子曾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注2]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谦虚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明朝袁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中讲过这样几个故事,以证谦德之种种益处。
      “辛未年,我到京城去会试,我的同乡嘉善人一起去参加会试的,大约有十个人,只有丁敬宇,这个人最年轻,而且非常谦虚,我告诉同去会试的费锦坡讲:这位老兄,今年一定考中。费锦坡问我说:怎样能看出来呢?
      我说:只有谦虚的人,可以承受福报。老兄你看我们十人当中,有诚实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抢在人前,像敬宇的吗?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顺受,小心谦逊,像敬宇的吗?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听到人家毁谤他而不去争辩,像敬宇的吗?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岂有不发达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丁丑年在京城里,和冯开之住在一起,看见他总是虚心自谦,面容和顺,一点也不骄傲,大大的改变了他小时候的那种习气。他有一位正直又诚实的朋友季霁岩,时常当面指责他的错处,但却只看到他平心静气地接受朋友的责备,从来不反驳一句话。我告诉他说:一个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祸,也一定有祸的预兆。只要这个心能够谦虚,上天一定会帮助他,你老兄今年必定能够登第了!后来冯开之果然真的考中了。
      赵裕峰,名光远,是山东省冠县人;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后来又考会试,却多次不中。他的父亲做嘉善县的主任秘书,裕峰随同他父亲上任。裕峰非常羡慕嘉善县名士钱明吾的学问,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见他。哪晓得这位钱先生,竟然拿起笔来,把他的文章都涂掉了。裕峰不但不发火,并且心服口服,赶紧把自己文章的缺失改了。如此虚心用功的年轻人,实在是少有,到了第二年,裕峰就考中了。”


【传统文化】师道尊严

      【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本节选自《礼记·学记》
      【白话译文】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老师最难做到。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所以国君不以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下属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在祭祀中臣子担任祭主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另一种是臣子当君主的老师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在大学的礼仪中,作老师的人虽然接受国君的召见,也不必按臣礼面朝北,这是为了表示尊敬老师。


【传统文化】孔子论强

      现在文化常常告诫人们要做“强者”、“生活的强者”。然而,究竟什么是“强”呢?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孔子请教“强”的内涵。孔子回答说: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理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选译自《中庸》)


【传统文化】素位而行 安分守己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选译自《中庸》)


【传统文化】古代帝王以俭朴为荣

      唐肃宗作太子时,有一次陪同皇帝唐玄宗吃饭。其中膳食中有熟羊腿,皇帝让太子把羊腿割开。太子把羊腿割开,然后拿了饼擦手,皇帝看后有些不高兴。等太子擦完手将饼吃了,皇帝这才满意,对太子说:“福份就应当这样珍惜。”
      唐肃宗继承了俭朴的美德。他饮食不吃山珍海味,连跳舞的歌女也没有华丽的衣服和装饰。
      唐文宗也同样节俭朴素,不喜奢华。他曾因驸马韦处仁戴着昂贵的头巾,而对他说:“本来因为你的家地清正朴素,所以才挑选你做驸马。这样的头巾和衣服,别的亲戚可以穿戴,只有你不许穿用。”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以前,很多的帝王天子都以俭朴为荣,视之为美德,认为这是珍惜福份的表现。而现在的很多人,却把大手大脚挥霍视为豪气,以奢靡为荣,用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却不知奢靡会遭天谴,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福份,而福份并不是无穷无尽的,不珍惜怎么能行呢?


【传统文化】受污不辩 忍辱修德

      常州魏廉访的父亲,乐善好施,精通医术。上门求医的人,不论贫富,他都加尽心治疗,不图回谢;对那些十分贫困的病人,反而赠钱送药;遇到远乡来城求医的人,一定先让喝点粥或吃些饼,吃完,才开始诊脉。他说:“这是因为走了远路,加上饥饿,血脉多有紊乱。我让他们先吃点东西,稍稍休息一下,脉才能安定下来。我哪里是想要行善积德,只是要用这种办法来显示我医术的神妙!”他行善所借口的托辞,大多如此。
      有一次魏老先生被请往一病人家中治病。病人枕头旁丢失了十两银子,他的儿子听了谗言,怀疑是先生拿了,但又不敢当面问。有人就教他拿一柱香去跪在先生门前。先生见了,奇怪地说:“这是为什么呀?”答说:“有桩疑难事,想问先生。怕老先生见怪,不敢说。”先生说:“你说吧,不责怪你!”病家子才以实相告。先生把他请进密室,说:“确有此事,我是想暂时拿去以应急需,原打算明天复诊时如数偷偷还回去。今天既然你问起了,可以马上拿回去。请你千万不要向外人说!”马上如数给了他。
      刚才病人儿子来先生门前跪香,大家都说先生一向谨慎高尚,不应该诬陷有道德的人会有这么肮脏的行为。等他们见到病人的儿子拿着银子出来回去了,都异口同声感叹说:“人心之不可知,竟到如此地步!”于是七嘴八舌诽谤议论之声四起。先生听到之后,神态自若,毫不在意。
      不久,病人痊愈。清理打扫床帐时,在褥垫下找到了银子,才大惊而后悔说:“东西并没有丢失,竟然陷害了一位德高的长者,这该怎么办!应该马上去先生家,当着众人面把钱还给他,不能再让他抱不白之冤!”
      于是父子俩一道来到先生寓所,仍然手奉燃香跪在门前。先生见了,笑着说:“今天这样,又是为什么啊?”父子羞愧地说:“以前丢失的银子,没有丢,我们错怪长者了,真是该死。今天来交还先生所给的银子。小子无知,任凭先生打骂!”先生笑着把他们扶起来,说:“这有什么关系?不要放在心上!”
      病人的儿子问先生:“那一天我谗言污罪长者,为什么先生甘受污名而不说明,使我今天羞惭无地!今天既蒙先生宽怀,饶恕我们,是否能告诉我们,先生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先生笑着说:“你父亲与我是乡亲邻里,我素来知道他勤俭惜财。正在病中,听说丢了十两银子,病情一定会加重,甚至会一病不起。因此我宁愿受点委屈背上污名,使你父亲知道失物找到,痛戚之心得以转喜,病自然会好起来!”
      听到这里,父子两人都双膝跪地,叩头不止,说:“感谢先生厚德,不顾自己名声被污而救活我的性命。愿来世作犬马以报大恩!”先生把父子二人请进家去,设酒款待,尽欢而散。
      这一天,围观人多如墙一样,都说长者的做为,确是众人所猜测不透的。从此魏善人之名声就传开了。
      能够受污不辩,在众目睽睽之下蒙受不白之冤而不动心,已经是难得了。但魏老先生此时心里想的却是诬蔑他的人的病情,不惜自己名声扫地,背负盗贼的骂名,而希望对方病情缓解。当对方感恩戴德时,自己却谦逊有加,丝毫没有趾高气扬的神态,只是当作做人的本份,理所应当这么做的。
      自古就有“德为福寿之本”、“仁者寿”的说法。行善积德、一心为人的魏老先生福报连连,而且福泽后代,其儿子魏廉访高中进士后,又做了某省的臬台。在老先生八十大寿时,多次受皇上诰封,他的孙子也都显贵。当时的人都说,上天对善人的施报,的确不假啊!


【传统文化】重德的陶母

      晋代大将军陶侃的母亲湛氏,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早先,陶侃的父亲陶丹聘她为妾,生下了陶侃。陶家很贫穷,湛氏总是用纺纱绩麻线换来的钱资助陶侃,让他去和有才德的人交往。
      陶侃年轻时当过洵阳(今九江县)县吏,曾监管捕鱼的事。在那期间,他曾送给母亲一瓦罐腌鱼。湛氏把腌鱼退还陶侃,并写信责备他说:“你身为官吏,拿官家的东西送我,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精神负担了。”
      鄱阳(今波阳县)有名的范逵,被选为孝廉。有一次,范逵到陶侃家投宿,那时正是冰天雪地的冬日,陶侃家徒四壁,非常穷困,而范逵的随从仆人和马匹又很多。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前面留客吧,我自有办法。”
      原来湛氏把自己满头垂下来能及地的长发,剪下来做成两副假发,卖得几斛米。她又把屋里的柱子劈下一半当柴烧,铡碎了睡觉用的草席给马匹当草料。她终于备办出很象样的酒饭待客,随从的仆人也都得到招待。
      范逵听说这些情况后,感叹道:“不是这样的母亲是生不出陶侃这样出色的儿子的!”范逵到洛阳后,广泛传播陶侃母子的声名,陶侃因而得以身居高官,知名于世。

【传统文化】甘苦与共

      唐太宗李世民出发东征时,曾指着自己身上穿着的褐色战袍对太子李治说:“等再见到你时,我才脱掉这身战袍。”
      在辽东,任凭盛夏酷暑,汗流浃背,唐太宗也不换下这套衣服。到了秋天,衣服穿破了,身边的人几次劝说太宗换掉,太宗总是说:“将士们也都身穿破旧的衣服,唯独我穿上新衣,这样做合适吗?”
      直到班师回朝,和李治在临渝关相会,唐太宗才指着身上的破旧衣服哈哈大笑,说:“我今天终于可以换掉它了!”
(出自《资治通鉴》)


【传统文化】爱子当教子成人 教子应自小重视

      《颜氏家训》说:古代的帝王圣贤,孩子生下后,很小的时候,就有少师少保来负责教他孝仁礼义了。普通百姓虽然不能和皇家一样,也当在孩子小的时候,他能识人颜色、知人喜怒的时候,就加以教诲,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叫他什么不能做他就不去做。这样几年后,可以不用体罚,父母既威严又有慈爱,子女因畏慎而产生孝心。
      但我看世上有许多人,只知道爱而不懂得教育,做不到这些。孩子的饮食行为,都随心所欲。做得不对应训诫的时候反而夸奖他,应当诃责的时候反而嘻笑,等孩子长大懂事后,还以为理法就是这样。骄慢的习惯已经养成,这时候大人才来管教他,就是打死他也不能建立尊长的威信,孩子的忿怒天天增长反而会增加他的怨恨。等孩子长大成人,终是德行不好。
      孔夫子说:“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习惯会成为自然。”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教育媳妇要从她初来时开始,教育孩子要从他小的时候开始。“这句话真是说得太正确了。
      石碏劝谏卫庄公说:“我听说父亲疼爱子女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正道,不使他们走上邪路。骄横奢侈,荒淫放纵,就会走上邪路。骄奢淫逸四种习惯都有,这是过份宠爱他们所造成的。”
      自古以来许多父亲都知道疼爱子女,却不懂得教育子女,以至于使他们危害他人,自取灭亡,这样的事例还少吗?疼爱子女,就应当教育他们,培养他们成人。疼爱他们却让他们走上邪路,又怎能算得上疼爱他们呢?
      疼爱子女的那些人常常说:“孩子小,不懂事,等他们长大后再来教育他们。”这就好比种了一棵不正的树苗,说等到树木长大后再来修剪它,那样费力不更多吗?又像打开鸟笼把鸟放走之后再去捉鸟,解开缰绳把马放走之后再去追它,与其这样,哪如事先就不放开鸟和马呢?
(源自:司马光《家范》)


【传统文化】大度忍让

      宋朝南野瑮是个御史,为人很有器量。
      南野瑮有一次回家,得知家里的牛把柳氏家的庄稼踩了,柳氏于是就把牛杀了,并让子弟在南野瑮家的门前辱骂。南野瑮劝止家里人不要出去同他们争执。
      柳氏有个狂野的儿子,喝醉后骂了很久,结果一不小心跌倒在水田里。南野瑮让人把他拉出来,给他换上自己的衣服,并且迎到上座,对他说:“我家与你家世代交好,为什么要为这点小事而伤了多年的交情呢?”
      又把放牛的牧童叫来鞭打了数十下,还让人用轿子把柳氏的儿子送回家,并向他的老人道歉,结果柳家的老人非常惭愧。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南野瑮如果以恶对恶,那么下面的事情可想而知。现在南野瑮大度忍让,不但将一场干戈化为乌有,保住了多年的交情,而且用至诚感动了对方,让对方从心里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心胸和粗俗无礼。


【传统文化】不信谗言

      天兴皇帝刘武周的将领寻相等人降唐后,又大都叛唐而去。刘武周的偏将尉迟恭(字敬德)是和寻相同时降唐的,因此遭到怀疑,被囚禁起来。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劝秦王李世民说:“尉迟敬德非常骁勇,现在已被囚禁,请杀了他,以免日后成为祸患。”
      李世民不同意,说,“尉迟敬德如果真是叛离,早在寻相之前就会走了。”他马上下令放了尉迟恭,把他带進自己的卧室,赐给他金子,安慰他说:“大丈夫讲的是义气,我是不相信谗言的。如果将军一定要走,我决不阻拦,这些金子就当作我给你的路费,以表示这一段共事的情谊。”
      尉迟恭慌忙叩拜说:“我当拼死效力,报答秦王的厚爱。秦王的恩赐我决不敢接受。”
事隔几天,李世民带领五百骑兵巡视地形,突然被王世充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包围。王世充的将领单雄信挺枪直刺李世民。危急中,只见尉迟恭大吼一声,横冲过去,一枪把单雄信刺下马,护卫李世民突出重围。
      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将军的回报。”从此以后他对尉迟恭更加信任和亲近。
(出自《资治通鉴》)


【传统文化】忍辱不怨 反为人着想

      李宗谔,字昌武,宋朝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为人宽厚,博学多才,官至右谏议大夫。李宗谔的父亲是宰相文正公李昉,父亲当政时,他总是避开嫌疑,远离权势,出入车马俭朴,与贫寒的读书人没什么区别。
      有一天,李宗谔在外面路上遇到了自己的父亲,但其父亲马前的官吏并不认识他,对他大加辱骂呵斥。从此以后,李宗谔每次遇到这个人,都会自己回避隐藏,生怕这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而感到羞愧。
      李宗谔身为宰相之子,能够避嫌远势,面对无理辱骂,宽宏大量不与计较已经难能可贵,他却能够一心为辱骂自己的人着想,这真是有修养的真君子风范。


【传统文化】忠厚忍让 以德报怨

      陈嚣,汉朝浙江绍兴人,为人忠厚忍让。陈嚣小时候,有一次在城外的水边捕鱼,有人去偷他的鱼,结果被陈嚣发现了,偷鱼人急忙向草丛中躲避,陈嚣追上他,要把自己的鱼送给他,那人非常惭愧不肯接受,从此以后再也不偷鱼了。
      陈嚣与纪伯是邻居,有一天晚上,纪伯偷偷把两家之间的篱笆拔起来,向陈嚣家的地里挪了一些,以增加自己的土地。陈嚣发现后,等纪伯走了,偷偷把篱笆拔起,向自家的地里又移了一丈,使纪伯家的地更大了。
      纪伯知道后,很惭愧,除了把侵占的地全部归还给了陈嚣家,又将篱笆向自己这边挪了一丈二尺。


【传统文化】返老还童

      汉语中有很多成语。这些成语都来自于古代文化中的典故。比如现在我们对于那些年纪老,但时常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人老心不老的老人家,说他们是“返老还童”。事实上,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在汉朝的时候,淮南王刘安是皇室的亲戚,做了很大的官。但是他还不满足,常常在想,如果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永远不会死,那该有多好。
      他听说有些神仙能够长生不老,于是就千方百计的去研究和祈求可以成为神仙的方法。
      有一天,有八个自称是神仙的老人来拜访刘安。刘安家门口的仆人向来是瞧不起人的。一看这八个老人,头发胡须都白了,又一副体弱多病的样子,就不许他们进门,并且说道:“人家都说神仙是不会老、不会死、永远年轻的,你们几个却老的这样可怜,怎么可能会是神仙呢?我看你们一定是骗子,想来骗我家主人的钱,我奉劝各位赶快离开,否则我叫人来赶你们走就不好意思了。”
      八位老人听完后,都哈哈的笑了起来,其中一位老人笑完之后说:“你看我们都很老,就不相信我们是神仙,你也未免太瞧不起人了。如果我们现在当场返老还童,变成小孩子,那你信不信呢?”
      说完,那八个老人就都转过身子,背对着那个仆人,没过几分钟,当那八个老人又转回来面对仆人时,却变成八个小孩子了。那个仆人一看,吓了一大跳,认为是真的神仙来了,什么话也不敢说,赶快跑进大厅向主人报告去了。
      其实许多现代科学认为不可能或者称之为迷信的事,在历史上都有真实的记载。人向往神、相信神,神就会展现出来给人看。相反人否定神、背离神,当然就感受不到、看不到神的种种神迹了。


【传统文化】恭敬谨慎

      石奋,西汉河内郡温县人,累官至太子太傅。
      石奋虽没有文才学问,但他的恭敬、谨慎,没人能比。孝景帝即位时,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做事严谨,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所以又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每年根据定期作为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万石君一定下车快步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孙做小官。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们有错误,石奋并不谴责他们,而是不坐正座,面对食案不吃饭。这样儿子们便会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石奋这样才能答应。皇上经常赏赐食物给他家,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好象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
四子石庆曾担任太仆,一次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才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几个儿子中算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
      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严谨而闻名于各郡各国,虽然齐、鲁那些地方的儒生品行虔诚庄重,但还是都自认为比不上石奋。
      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要说话谨慎,勤勉做事’,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所以他的教化虽不严肃但很有成就,虽不严厉但治理有成。这可以说是行为忠厚的君子了。”


【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礼仪——坐姿

      中国古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因为它也是礼仪的一个方面。古代人们的坐姿主要有三种:“趺(音“副”)坐”,即双足交迭,盘腿而坐,类似佛教中修禅者,所以又称“跏趺坐”;“箕踞”,即两腿前伸,全身象簸箕形状;“跽”(音“计”),即跪坐,臀部压在后曲的小腿和脚上。在没有宾客时,坐姿可以随便一些,好象上面的前二种,但是如果和尊者,长者,朋友交谈,或在议事,宴会和招待客人时,就要采用礼貌的姿式——“跽”了。
古书中对于标准有礼的坐姿有不少记述,如西汉时大夫宋忠,贾谊,有一次听卜者讲解卜筮,由于这位学识渊博的卜者侃侃而谈,顺理成章,二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于是“猎缨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带,正一正衣襟,危坐,就是挺直腰板,端正的坐好,以表示对这位学者的尊敬。
      古时君子士大夫十分重视自身道德礼仪的修养,所以即使平时闲暇之余,也要做到约束自己的言行,如东晋的陶侃便是“职事之暇,终日敛膝危坐。”;宋朝的司马光平时“燕居,正色危坐。”清圣祖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威名显赫。平日上朝时,俨然端坐龙椅,俯视着众人,殊不知这种皇帝举止修养的基本功其实是在长期严格的要求下培养出来的。康熙帝曾回忆说从小“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而登基后和大臣们议政,和经讲官研读书史或家庭谈笑时“率皆俨然端坐”,是幼年起习就,加上平时的自我涵养造成的。


【传统文化】玉器和瓦罐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溪(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侯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豁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象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传统文化】利心不动道心存 暗施阴德天神助

      林积,字善甫,唐朝南剑州人,广览诗书,九经三史无不通晓。
林积在京师大学读书时,曾请假回家侍奉生病的母亲。待母亲病愈后,林积便踏上了返京的路途。在途中,林积投宿在一家旅店,睡觉时在床上捡到了一个布囊,打开一看,里面有数百颗宝珠。
      第二天一大早,林积就问店主:“昨夜什么人在这间房中住宿呢?”店主说:“昨夜住在这里的是一个巨商。”林积说:“这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啊,在这里等我,我却耽误了。”并对店主说:“这人如果回来找我,你就让他到京师贯道斋,找林上舍,名积,字善甫。千万不要忘了啊!”林积付了房钱后便上路了,但在路上他仍放心不下,生怕店主忘了,于是就沿路贴手写的文告,上写:“某年月某日有剑浦林积夜宿旅店,有故人‘元珠’,请到贯道斋寻访。”
      其实这些宝珠是富商张客丢在旅店的,他到集市上准备卖珠子时,方才发现丢失了,吓得魂不附体。他在外苦心经营多年,总共才积攒了这包珠子,现在丢失了,回家后妻儿哪会相信呢?再三思量后,只得原路返回寻找。一直找到了原来住宿的那家旅店,店主把那天林积的嘱托告诉了他,富商自己也看到了沿路贴的文告,于是就前往贯道斋拜访林积。
      富商来到贯道斋后,跪拜林积,流泪诉说了事情的原委。林积问他囊中有什么,富商如数回答了他。林积知道真是他丢的,便将珠子还给了他。富商感激林积的恩德,只想拿回一半的珠子回家赡养老小。林积说:“我如果真想要你的一半珠子,就不会沿路贴文告让你来寻找了。”富商坚持只拿一半,林积坚持不接受。数次推让后,富商见林积心意已决,只得拿着珠子拜谢而去。富商到集市后,将一半的珠子卖掉,把卖的钱全部捐给了寺院,为林积建生祠供养,报答他的还珠之恩。
      古人云:“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作恶之家必有余殃。”林积后来一举及第,位至三公,二子历任显宦。


【传统文化】轻利重义 善良忠厚

      宋清是长安城里一位人人皆知的药商。他待人仁厚,买卖实在,所以远近闻名。
      卖药材的都知道宋清的人品好,价格合理,所以采药人都争先恐后到他那里卖药。他配的药又从没有出过一点儿差错,人们都很信任他,来他这儿买药的人自然就很多。
      有时病人无钱付账,宋清总是说:“治病救人要紧。钱什么时候有,再送来就是了。”有的人药费拖了一年,仍无钱付账,宋清也从不上门讨账,每到年底,宋清总要烧掉一些还不起钱的欠条。
      有人对此颇不理解,说:“宋清这人一定是脑袋有问题,否则,怎么会办那样的傻事?”
      宋清却说:“我并不傻,卖药40多年,我总共烧掉别人的欠据数不清了,这些人并非是为了赖账,有的人后来当了官,发了财,没有欠据,他照样不忘当初,会加倍地送钱来还我的,真正不能还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人们是对你信任,才会有事来找你,而不找别人,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友情。”
      宋清善良忠厚,轻利重义,以德取信于人,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敬重,他的生意也就随之越做越大,成了有名的富商。反观现在很多人重利忘义、为了私利随意去伤害他人,却不知真正损失的是自己的德和福份,真是可怜又可悲。


【传统文化】康熙:最博学的帝王

最博学的帝王当属清朝康熙皇帝玄烨。
康熙身上有着三种血统、三种文化和三种品格。他的父亲是满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亲是汉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诲,又向苏麻喇姑(苏墨尔,孝庄皇后随嫁贴身侍女)学习蒙古语,向满洲师傅学习骑射,跟汉族师傅接受儒家教育。康熙的勇武与奋进,受到了满洲文化的影响;高远与大度,得益于蒙古文化的熏陶;仁爱与韬略,来自汉族儒学的营养;后来,他的开放与求新,则是受了耶稣会士西方文化的熏染。康熙帝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西方多国家的,悠久而又新进、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营养,具有当时最高的文化素质。这为他展现帝王才气,实现宏图大业,奠定了基础。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嗜书好学的帝王。他5岁入书房读书,昼夜苦读,不论寒暑,甚至废寝忘食。又喜好书法,“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他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后来他要求皇子读书,读满百遍,还要背诵,这是他早年读书经验的传承。
康熙继位后,学习更加勤奋,甚至过劳咯血。他读书不是为消遣,而是为“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国、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宫,谈《周易》,看《尚书》,读《左传》,诵《诗经》,赋诗著文,习以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
康熙帝重视史籍,下令编纂《清文鉴》(满文字书)、《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皇舆全览图》等,开一代整理与雕印文化典籍之风。他还有《御制文集》(三集)、《御制诗集》、《几暇格物编》等传世,留下1147首诗词。
康熙皇帝对医学很有兴趣,也很有研究。他说自己“年力盛时,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把箭”,可见他体格强健长于弓马。他也得过几场大病,使他很早留心医药学。康熙40岁那年得了疟疾,中医药未能治愈,耶稣会士洪若翰、刘应进金鸡纳霜(奎宁)。康熙服用后,很灵验,病好了。他召见洪若翰、刘应等,在西安门内赏赐房屋,后这里成为天主教北堂。曹寅得了疟疾,康熙赐金鸡纳霜治好了他的病。此后,康熙便对西药发生兴趣,命在京城内炼制西药,还在宫中设立实验室,试制药品,亲自临观。他提倡种痘以防天花。关外的游牧族群,特别怕患上天花。顺治因患天花而死,康熙也出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清朝在塞外建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原因之一是蒙古贵族可以不入京朝觐,减少出天花的机会。他破除因循,推广种痘,命先给自己子女及宫中女子种痘,还给蒙古49旗及喀尔喀蒙古部民种痘,这就使千万人因种痘而免去患天花死亡或不死而留下麻子的悲剧。
康熙帝命耶稣会士巴多明将西洋《人体解剖学》书籍翻译成满文、汉文。他曾命将一只冬眠的熊进行解剖,并亲自参加。
康熙又喜爱、研习自然科学。他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一个动因,是曾经因为不懂自然科学而在处理政事时遇到困难。钦天监杨光先状告汤若望,朝廷会议展开了一场关于天算历法的大争论。当时,康熙命各位大臣在午门前观测日影,但在九卿中没有一个懂得天文历法的,康熙自己也不懂。他想:自己不懂,怎么能判断是非呢?因此发愤学习。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白晋、张诚等6位法国科学家在乾清宫受到康熙帝的召见,他们献上了从法国带来的 30件科技仪器和书籍作见面礼。这些非同寻常的礼品,令康熙帝“天颜喜悦”,当即决定让他们入宫,担任自己的科学顾问。从此开始了外国科学家在清朝宫廷从事科学活动长达数十年的局面。
白晋等人入宫后,与康熙相处很融洽,工作也很顺利。他们对康熙热衷科学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曾把他们的见闻写在给路易十四(1643~1715年)的报告中。1698年巴黎出版的白晋著《中国皇帝康熙传》中有过如下记述:
康熙带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西方科学,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同我们在一起,白天和晚上还要用更多的时间自学。他不喜欢娇生惯养和游手好闲,常常是起早贪黑。尽管我们谨慎地早早就来到宫中,但他还是经常在我们到达之前就准备好了,他急于向我们请教一些他已经做过的一些习题,或者是向我们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有时他亲自用几何方法测量距离,山的高度和池塘的宽度。他自己定位,调整各种仪器,精确地计算。然后他再让别人测量距离。当他看到他计算的结果和别人测量的数据相符合,他就十分高兴。
对从法国带来的科技仪器,白晋说康熙“最喜欢的是用于观察天体的双筒望远镜、两座挂钟、水平仪,这种仪器精确度很高,他让把这些仪器摆放在自己的房间里”。他“把着直尺和圆规爱不释手”。
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2003年曾举办了“康熙大帝展”,展出故宫珍藏的康熙年间西洋科学仪器,至今仍运转自如,光彩耀人。这些展品主要有:(1)手摇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手摇计算机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如于1642年制造的,通过里面的齿轮进位进行计算。故宫博物院收藏10台手摇计算机,都是康熙年间制作,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2)铜镀金比例规。原是伽利略发明的计算工具,可以进行乘、除、开平方等各种计算。康熙的比例规增加平分、正弦等不同的计算。(3)康熙角尺:尺上镌刻有“康熙御制”四个字。(4)平面和立体几何模型,全部由楠木精制,是清宫造办处为康熙学习几何学所制作的教具。(5)绘图仪。质地有银、木、漆、鲨鱼皮等,每套6至20余件不等。盒内装有比例规、半圆仪、分厘尺、假数尺、两脚规、鸭嘴笔等。为适用野外作业,有的还配有刀子、剪子、铅笔、火镰、放大镜、黑板、画棒等。这类仪器是康熙时期清宫造办处仿照西洋绘图仪器制作的,用于野外绘图。(6)御制简平地平合璧仪:它是集简平仪、地平仪、罗盘、象限仪、矩度为一仪的多功能测量仪器,携带方便,具有适合野外作业的特点。它共分六层,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造。
白晋、张诚之后,又陆续有不少西方科学家来到清宫。他们最大的成绩,莫过于促使康熙创建了被他们称为“中国科学院”的蒙养斋算学馆,和促使康熙实施了中国地理大测绘这一伟大创举。
康熙组织的这次地理大测绘,对世界地理学的贡献不容低估。法国科学家们也因此而有机会到中国各地考查,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相当大。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杜德美参加了赴东北的勘测队。他在长白山见到采参的情况后,把参的性能、产地、采集、保存等等,写成文字、绘出图样寄回法国发表。没想到4年后,另一位法国科学家参照杜德美有关人参的文章,在加拿大与长白山纬度相近的魁北克一带,也发现了相似的参。它产于西洋,就有了“西洋参”这个名字。

【传统文化】善良怜悯 谦逊自持

王曾,字孝先,宋朝益都(今山东省昌乐县)人,八岁丧父母,由叔父抚养长大,官至宰相,为人善良怜悯,谦逊自持,正直无私,是宋代名臣。
王曾生性善良怜悯,他在宋真宗咸平年间去礼部赴试的途中,还不忘行善积德,救济他人于急难之中。当时他住在京师(河南开封),有一次经过甜水巷,听见有母女二人哀戚的哭声,因此向其邻居询问,邻居说:“她们家因欠了官府四万枚钱,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准备卖给一个商人来凑钱偿债,现在母女将远离了,恐怕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日子了。”
王曾于是对这位母亲说:“你的女儿可以卖给我,我往来为官,你们母女随时可以见上一面。”于是这家人便把女儿卖给了王曾,并约定三日后来带人。
可是过了约定的日期,王曾还没有来带人。母女于是到王曾所住的馆舍拜访,没想到王曾早已经走了,原来王曾此举只是为了帮助这母女两人。
不仅文采出众,而且颇具德行的王曾,在这一年的礼部考试中一举夺魁,被宋真宗钦点为状元。
加上去年在乡试、省试中都高中榜首,王曾可以说是“连中三元”了,翰林学士刘子仪对他说:“你状元试三场都及第,一生吃穿都享用不尽了。”王曾正声答道:“我平生的志向,不在温饱。”可见他考取功名的目地并不是为了一人一家之私利,而是志在有为于天下,为国为民谋福。
王曾非常谦逊自持,他高中状元后,并没有得意忘形。他在给叔父的信中说道:“我今天在殿试中高中第一,这都是祖上积德,您教导的结果。”荣归故里省亲时,青州知州李继昌闻讯后,命父老乡亲载歌载舞的去郊外迎接,准备接到守门官吏通报后,自己亲自出衙相迎。王曾得知后,便换了衣服,改了姓名,骑着一头小毛驴从另一个城门进了城。他进见李继昌时,李继昌感到很惊讶,问道:“听说你要来,我已经派人前往迎接,守门官吏也没来通报你已经到了,你是怎么到达这里的?” 王曾谦逊的说:“我没什么才能,只是有幸科举登第,怎敢劳烦郡守和父老乡亲们来迎接呢?这是我的大罪过啊!因此我改了姓名,欺瞒过前去迎接的人和守门官吏前来进见。”李继昌感叹道:“你不愧为状元啊!”
王曾历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等职,正直敢言,公正无私,一心为国为民。虽政绩显著,但却从不居功自傲,不图他人报恩。辅政十年,被提拔的人自己都不知道是谁提拔任用自己的。范仲淹、包拯等贤良重臣均是王曾通过考试选拔并委以重任的,范仲淹曾问他为何从来不说这些事,王曾说:“我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臣,提拔选用良才这只是自己应该做的本分,如果只把恩情归于自己,那么怨恨应给谁呢?”范仲淹对此大为赞服。
王曾享年61,去世后赠侍中,谥“文正”,宋仁宗御笔篆书“旌贤之碑”,他的家乡被改称为“旌贤乡”。


注:如需转载,请全文一起转载。

               清音一曲天上来
               祝福未来再清源
               昭昭日月我心明
               朗朗乾坤汝眼慧


【传统文化】浅析“信”

《说文解字》对“信”字的解释是:“诚也,从人从言,会意。”可见“人”“言”称之为“信”,即人说的话叫“信”。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
传统道德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中,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古代的圣哲先贤把守信视为一项崇高的美德。从古到今,相互之间讲信用、守信义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立身处事的根本态度和原则。
“言而有信”,指说了话就要负责任,要算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比喻有德君子说出的话是一定要遵守的。还有如“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等都是强调一个“信”字。
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己的尊重。讲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够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们可以此了解这个人的为人和道德操守,进行正常的交往。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前后矛盾,言行不一,对于这种人,是无法进行正常交往的。所以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方法。信任是守信的基础,也是取信于人的方法。
因此,古人云:“祸莫大于无信。”意为没有比丧失信用更大的祸患了。《左传》中说:“失信不立。” 失去信用,就不能立身立国。《论语》中说: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就好象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老子》中说:“轻诺必寡信。”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谓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不但修身齐家需要讲信用,治国更需要讲信用。孔子的学生子贡曾向老师请教治国的办法。孔子说:“一是让老百姓丰衣足食,二是国家拥有强大的军队;三是取得臣民的信任。”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条,应该先去掉哪一条叫?”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问:“如果再去掉一条呢?”孔子答:“去掉衣食,宁可不得足食,也要保住信用。如果得不到臣民的信任,国家迟早要灭亡。”
历史上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的是因为周幽王因丧失信用,而最终导致了国破人亡,已足以引以为鉴了。

【传统文化】何谓“阴德”

人们常说“积阴德”,那么什么是“阴德”呢?
阴德,就是行善而不为人知。行善而不求人知道的传统美德可能就源于此吧。有阴德的人,上天必将赐福于他。行善出于至诚,不是为了做善人而行善,没有期望获得福报的念头,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的时时处处行善,这才是真的积阴德,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福报。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里的“余庆”可不但指自己一身,而是指惠及后世子孙。因此,司马光在家训中曾说道:“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在历史上,一人行善积德,惠及子孙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孔子、范仲淹为例,他们的子孙后代经历了多少朝代更替,仍受到人们的尊敬。
反之,行善而为人知就是阳善了。行阳善的人,能享世间名誉。世间名誉虽然也是福,但却为天地所忌。如果做了点善事便大肆宣扬、沽名钓誉,使名誉超过了实得而浪得虚名,那么这种“阳善”,非但得不到福报,反而多遭横祸。

【传统文化】谦虚卑恭 君子风范

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字。沈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于是一再朗诵,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象没在意。
沈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炫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肃王看了,就拿笔将所有的缺字补齐,又将元用四、五处错误的地方修正过来。改完后将笔放下,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一点点骄傲的神色都没有。沈元用既惊讶又佩服。
俗语说:“千万不要夸口说我能胜过别人,其实别人胜我更多!”这实在一点也没错啊!
明朝理学家陈几亭说:“君子有两种羞耻”。一是夸耀自己的长处,二是掩饰自己的缺失和不能。自己有长处要保持谦虚,自己不会的就要努力学习充实。
他又说:“君子有二恶”。一是嫉妒人之所能,二是彰扬人之所不能。当别人做到时,应该像自己做到一样;当别人做不到时,就引以为鉴,以自己要做好的角度来着眼,舍去“我能,他不能”的高傲心态。
孔子曾说过:“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选取好的方面作为我效法的榜样,其不好的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引以为戒,进而改正自己的缺失。”

【传统文化】六爻都吉的谦卦

《易经》上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所以易经上谦这一卦,六爻都吉。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训示儿子正宪说:现在人的病痛,大多是因为傲。千罪百恶,都是从傲上来的。傲则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肯屈就于人。象的不仁,丹朱的不肖,都只是因一个“傲”字,便结果了一生。你们为学,先要除此病根,这样才能有进步。傲字,反之则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不但是外貌卑逊,须发自内心的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的不足,真正能虚心接受别人。尧舜之圣,只是谦到至诚处,便是允恭克让、温恭允塞。你们要勉之!”
《谦》卦还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说,君子应该自甘卑下,克己养谦,以“谦”来约束自己。《史记·乐书》中也说“君子以谦退为礼”。由此可见,谦虚是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
一个人能谦虚,懂得谦虚,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学问要求进步,做人做事交友等等,样样都要求进步。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
谦虚乃是发于心而行于外,不是靠做样子做出来的。并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出于内心的真实感情。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才甘为人下,并且从别人的长处中学习有益的东西,从而使自己更加完善。
孔子曾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注2]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谦虚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传统文化】仁慈宽厚 平易近人

夏原吉,湖南湘阴人,是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户部尚书。
有一次他巡视苏州,婉谢了地方官的招待,只在旅社中进食。厨师做菜太咸,使他无法入口,他仅吃些白饭充饥,并不说出原因,以免厨师受责。
随后巡视淮阴,在野外休息的时候,不料马突然跑了,随从追去了好久,都不见回来。夏原吉不免有点操心,适逢有人路过,便向前问道:“请问你看见前面有人在追马吗?”话刚说完,没想到那人却怒目对他答道:“谁管你追马追牛?走开!我还要赶路。我看你真象一条笨牛!”这时随从正好追马回来,一听这话,立刻抓住那人,厉声喝斥,要他跪着向尚书赔礼。可是夏原吉阻止道:“算了吧!他也许是赶路辛苦了,所以才急不择言。”笑着把他放走。
有一天,一个老仆人弄脏了皇帝赐给他的金缕衣,吓得准备逃跑。夏原吉知道了,便对他说:“衣服弄脏了,可以清洗,怕什么?”
又有一次,侍婢不小心打破了他心爱的砚台,躲着不敢见他,他便派人安慰侍婢说:“任何东西都有损坏的时候,我并不在意这件事呀!”因此他家中不论上下,都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
当他告老还乡的时候,寄居途中旅馆,一只袜子湿了,命伙计去烘干。伙计不慎,袜子被火烧去,伙计却不敢报告;过了好久,才托人去请罪。他笑着说:“怎么不早告诉我呢?”就把剩下的一只袜子也丢了。
他回到家乡后,每天和农人、樵夫一起谈天说笑,显得非常亲切,不知道的人,谁也看不出他是曾经做过尚书的人。

【传统文化】避色如避箭 富贵子孙兴

明朝的吕青,平日喜好谈论淫秽之事和偷窥妇女;他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家里贫穷到了极点,两个儿子相继的死去。
有一天,吕青忽然暴毙,见到了祖父很生气的对他说:“我们家两代积善,你命中该发巨万的财富,没想到你心爱美色,口眼都在造孽,福报都快要折尽了;我恐怕你会真的去犯邪淫的恶事,那么我们吕家的后嗣,就没有指望了;所以我才哀求恳请冥王,把你拘到阴曹地府来看一看,你便会知道厉害了啊!”
吕青说:“听说奸淫别人的妻女,会得到绝嗣的报应,事实上我也很害怕会得到这个报应,所以我未曾犯过啊!”
旁边一位冥官说道:“岂只是绝嗣而已啊!如果是女子主动来勾引,而自己就顺水推舟不推辞,这个罪孽,就是只有绝嗣的报应;若是自己引诱逼迫人家,以及屡屡再犯的人,迫害别人的伦常,使人家堕胎杀子杀丈夫,这些都是何等的大罪,岂只是绝嗣而已呢?对于邪淫的罪恶,在阳世间的法律太宽松,但是阴间的法律却是最严。凡是人一动了邪淫的欲念,三尸神就会自首,灶君和城隍,就会据实的申奏,如果他们隐匿或是漏掉,便是大过啊!你试看今天的发落,便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鬼卒们就带了许多犯过邪淫罪恶的犯人来到殿前,他们都带着枷锁跪在地上,冥王厉声的吩咐道:“某人变乞丐疯哑,某人变娼妓眼瞎,某人两世为牛,某人十世为猪。”冥王吩咐完毕,鬼卒就押他们出去投胎。
吕青看了吓得毛骨悚然。冥官说:‘还有比这个更严重的呢!你千万不要贪图片刻的欢情,失去了人身;应该要避色如同避箭一般,而且要刻印文章劝世啊!’
没一会儿,冥王就把吕青放回了阳间。吕青刻印游冥录一万张,以警惕世人,而且尽力的行善。
吕青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连续生了两个儿子,而且家财万贯,非常的富有。吕青后来决定避绝尘缘,往南海修道去了。
这是吕青的同乡蔡菁,为他所作的记载。

【传统文化】人兽之别在伦理

此文为明朝人薛瑄所写,名《戒子》。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人,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中授御史,景帝时任大理寺丞,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戒子》一文是用来训诫子孙重视人伦道德,以及为人处事之道。其译文如下:
人和禽兽不同之处,只有人伦道德之理而已。什么是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这五种人伦次序啊!什么是理?就是父子之间有亲爱的感情,君臣之间有相敬的礼义,夫妇之间有内外的分别,长幼之间有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有诚信的友谊,这五种是天理啊!能够明白伦理而且完全做到了,才可称为人。如果行为丧失伦理,纵然具有人的形体,事实上,和禽兽有什么不同呢?
大抵禽兽所知道的,只是渴了要喝,饿了要吃,以及雌雄阴阳本性上的色欲罢了,对于伦理,则愚昧不知。所以它们在饮食、色欲满足之后,就飞翔、鸣叫、踱步徘徊,成群结伴游驱栖息,一点事也不做。而如果身为人只知道饮食及男女的欲望,却不能做到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人伦道德之理,在穿暖吃饱之后,就整日玩乐游逛,那和禽兽就没有什么分别。
圣贤忧虑人们会陷溺如禽兽那样,于是当政在位的凡修习学艺道术,以施行教化,使天下后代的人,都做到伦理;那些没有当政在位的,就著述立言,垂教于世,以希望后世的为人,都做到伦理。因此圣贤际遇上虽然有穷困或显达的不同,但是他们教化抚育万世万代人民的心,则是一样的。
你们既然得到天地理气的凝聚,以及父、祖一脉血气、形体的遗传,而生为人了,能不想想如何实践做人的道理吗?想要实践做人的道理,就一定要对圣贤修道教化的典范,和留传后代的典籍-像研究文字形、音、义的学问,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类的典籍,诵读它、研究它、思索它、体认它,并且要求实践在日常生活及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之间。圣贤所说父子之间应当亲爱,我就在父子之间,力求做到亲爱;圣贤所说君臣之间应当有礼义,我就在君臣之间力求做到礼义;圣贤所说夫妇之间应有内外的分别,我就在夫妇间尽力做到内外有别;圣贤所说长幼间应有尊卑的次序,我就在长幼间力求做到有尊卑大小的次序;圣贤所说朋友要有诚信的交谊,我就在朋友间的交往上力求做到有诚信。对于这五种,没有一样不竭尽心力要做到妥帖精当,于是日常生活、身心内外,自然就不离人伦道德之理,这样或许可称为人,至少能够免于沦为禽兽的境地了。
至于有些人每日吃饱穿暖了,却不用心思索,只是放纵耳目口鼻的欲望,尽量追求身体的安逸享乐,沉迷于不合礼义的声色气味,陷溺于不合礼义的私欲之中。他们身体虽然具有人的外形,行为实际是禽兽的表现。向上愧对天地造化你,使天地羞辱,向下使父母为生育你而蒙耻。将用什么来安身立足于世上呢?你们要勉励谨慎呀!要竭尽心力,来做到人伦道德之理,这是我最深切的期望哪!

阡陌 发表于 2013-11-5 12:44:41

谢谢亲爱的逸仙姐姐带来精美小故事,品质优良,从建设心灵花园开始。{:8_419:}{:8_420:}{:8_427:}

太清 发表于 2013-11-5 12:47:17

谢谢好故事{:8_400:}{:8_419:}{:8_389:}

天际 发表于 2013-11-5 18:41:19

谢谢云水带来故事分享。{:8_421:}

化凡 发表于 2013-11-5 20:39:27

“谦卑是通向天国的桥梁。”{:8_400:}{:8_395:}

化凡 发表于 2013-11-5 20:39:50

“谦卑是通向天国的桥梁。”{:8_400:}{:8_395:}

可乐猫 发表于 2013-11-8 21:18:15

谦卑是通向天国的桥梁。”{:8_38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传文化】系列故事